红点设计大奖烂大街(风力发电普通工人受伤红点设计概念大奖 能如愿改变未来世界吗?)
农历九月初九
宜 洞见

一项设计大奖,若能持续成为人们探讨的话题,哪怕有非议、争论、褒贬不一的声音,足以证明,其影响力已远超于所谓的“业内人士”圈子,渗入到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里。
源起德国埃森的红点设计大奖便是如此。
被一些人誉为“设计界的奥斯卡”,也被一些人质疑奖项背后的商业属性;有人觉得获奖作品数量过于庞大而有失公允,也有人深谙,那些其实仅是红点奖收到的参赛作品中的冰山一角。

NORT Complex Smart Coaching System
Red Dot Award:Design Concept
Red Dot:Best of the Best
红点奖到底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在尚未能给出足够全面且充分的答案时,我们不妨先从红点奖的最新动态中,重新认识一次这个走过了近70年的国际性创意和设计大奖——
9月底,作为红点奖设立的三大奖项之一,红点设计概念大奖Red Dot Award:Design Concept在新加坡迎来揭幕时刻——
38组面向未来的创意之作登陆最佳设计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榜单,备受关注的红点之星Red Dot:Luminary,从其中遴选而出,创新型未来移动解决方案作品《Trailer Drone》拔得头筹,摘得这一荣誉。
另有287件设计概念作品,获得今年红点设计概念大奖中的Red Dot Award 2022 Winner奖项。

Reconstruction Series
Red Dot Award:Design Concept
reddot award 2022 winner

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的颁奖典礼现场,红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扎克教授(Prof. Dr. Peter Zec)这样诠释红点设计概念大奖创立的意义与价值。
如其所言,区别于红点奖每年7月颁发的产品设计奖以及11月颁发的品牌与传达设计奖,红点设计概念大奖从时代出发,将目光放之于更长远的未来,以设计为题,渴望激活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探讨与想象。

REAL
Red Dot Award:Design Concept
Red Dot:Best of the Best
来自全球的品牌/设计师/工作室,通过极具前瞻性的设计概念或原型,呈现着设计如何与科技相辅相成,改变生活,并为设计向前发展提供指引。
从新鲜出炉的榜单中可以发现,AI技术、可持续发展、人本主义、家居生活、生命科学……红点设计概念大奖指向的每一个关键词,都在设计的加持下,向未来世界输出着宝贵价值。

红点设计大奖亚洲区主席邱智坚(Ken Koo)的此番分享,也是对外界不同声音的回应。2022年,在众多参赛公司、设计工作室、研究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作品中,只有7%的设计作品凭借其卓越的设计品质,赢得了红点评审团的认可。

KOTOTABI
Red Dot Award:Design Concept
reddot award 2022 winner
设计概念,像一台先时代一步的投影,将可能出现在未来时空里的事物,在当下具象化,开启将想象变为现实的可能。
以下内容,也仅仅是此次红点设计概念大奖Red Dot:Best of the Best榜单中的部分精彩。薄雾馆time从中找到了一些关键词,期待与你一起洞见,设计发展趋势、未来生活方式,正在朝着哪些方向不断深化、推演,改变世界。

Trailer Drone


Company:Hyundai Motor Company, South Korea
Design:Lee SangYup
In-House Design:Hyundai Design Center
Trailer Drone,一种独特和创新的未来移动解决方案,将燃料电池、卡车、拖车和机器人结合在一个平台上。
其使用了全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精确的移动。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地容纳推进、控制、转向和悬挂等基本部件。作为一种多用途移动平台,可用于各种工业场景,灵活多变,提高物流和运输效率。
Dual EXtendable (DEX),
the Autonomous
Mobile Robot (AMR)


Company:Schaeffler (Singapore) Pte. Ltd., Singapore
Design Lead:Mariel Chua
Designers:Jannick Dominik Herbert Altherr,
Chan Wai Yang, Benaya Christo,
Martin Hoang, Kim Yuri, Justin Koh,
Rossevelt Vicente Reyes Vazquez, Tan Jingyuan
Design Partner:Orcadesign Consultants
Pte Ltd., Singapore
Design Lead:Srivatsa Shanmugam
DEX,一款可自主行动的机器人。平台平面的设计,可以容纳各种模块化附件的安装,以拓展其功能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极具特点的双向可伸缩支腿,配合超级组件,让机器人可以轻松自我调平,攀爬斜坡并穿越各种地形。通过手势和语音命令进行控制,甚至自动响应站在面前的用户并且准备接收命令,降低与机器人交互的复杂性。重新构建工人与机器人的关系。
Project Moab


Company:Fresh Consulting, United States
Design:Aaron Hawkins, Grant Ritter,
Kyle Skelton, Jordan Steranka
Design Lead:Scotty Paton
Parterner:Microsoft, United States
Moab,一个持球平衡的机器人,利用计算机视觉和各种控制方法来平衡物体。物体放置在透明平衡板上,通过板下安装的摄像头跟踪,然后通过3个伺服臂的联动来动态地确定其方向。机器人的反应和“技能”取决于控制方法,用户可以对照自己的训练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
该硬件套件与微软提供的基于网络的机器教学服务相辅相成,允许用户创建和训练自己的人工智能模型或“大脑”,以部署在机器人上。Moab的设计是为了启发工程师,使其超越物体平衡的思维,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解决自己的新用例。
Terracotta Valley Wind
Design:Guo Chenkai, Lyu Yilei,
Sheng Baohua, Zhang Yu, China
Terracotta Valley Wind,为夏季地铁站提供一套可行的被动冷却系统。利用进站或出站的地铁引风,以自然、低碳的方式为车站降温,无需空调,减少能源消耗。
该系统由陶瓦、钢框架、橡胶部件和浮动球阀组成。陶土的多孔性使水能够快速穿过墙壁并蒸发,从而从周围环境中带走热量。每片陶瓦都可进行轻松的组装和更换。
Jackery AIR-W
Company:Shenzhen Hello
Tech Energy Co., Ltd., China
Design:Chen Hanbei, He Jiajin,
Luo Xiangwen,Peng Xianyao,
Xu Tongchang, Yang Tao, Yin Xiaowei, Yu Yihang
Design Lead:Bai Wei
Jackery AIR-W是一个紧凑、轻便、可包装和便携式风力发电配件,配有两个电机,允许更多的户外能源储存和功耗选择。
本产品可随时随地将易获得的风能转化为电能,为各种储能提供持续的电源供应,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并为风力发电设备的微小型化和便携性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向。
REAL
Institution:School of Design,
University of Montreal, Canada
Design:Maxime Bourgault
Faculty Advisors:Charles Godbout,
Prof. Tatjana Leblanc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寻求改善城市生活条件,创造更适合行人活动的公共空间,使其在环境和经济方面更安全、更有益。
REAL是一种用于步行街的安全护柱。通过安装各种配件,REAL可以以一种友好而可爱的姿态为往来者提供信息、优化动线、让公共空间更适合行人活动。旨在促进城市的步行化,通过划定步行区并使其入口更易于识别,促进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Medical Movable
Bedside Table
Company:WuHu Midea Kitchen & Bath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China
Design Lead:Chen Shishi
Design:Guo Ziyuan, Kong Chengxiang,
Li Jun, Liang Xiongjian, Situ Zeyu,
Tong Jianfeng, Xiong Hao, Zheng Gongjing
Design Partner:Kurz Kurz Design, China
Design Lead:Xiong Hao
这款新一代医用移动床头柜具有操作简单、智能化的医疗设计特点,在帮助护士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极大地提升老年人的饮食体验。
除了内置的饮用水模块,它还具有食物加热和餐具消毒功能。该产品的创新设计利用简单的操作和医疗级的智能管理设计功能,改善了老年用户的吃喝环境,同时有可能为医疗机构的护士提供更高效的工作环境。
AIR Supporter Wrist & Knee
Company:Disk Dr. Co., Ltd., South Korea
Design:Choung Sang-moon
Design Lead:Chang Ki-yong
AIR Supporter Wrist & Knee希望能够为腕和膝关节提供保护和支持。手腕和膝关节的肌肉量都相对较薄,此外,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重复的动作,腕和膝关节特别容易受伤。
AIR Supporter Wrist & Knee由一种非常薄的织物制成,自然地包裹着皮肤,当空气被注入时,它会积聚压力,在关节周围形成强大的支撑。
+CLOCK-
Automatic pill dispenser
Design:Ju Chan Ho, South Korea
+CLOCK是一款自动给药器,用户设定好服药计划后,+CLOCK会在相应的时间将药片放置在托盘上并给出服药提醒,帮助人们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
在当今匆忙的世界中,人们很难养成定期服用补充剂或药物的习惯。不管你有多忙,+CLOCK总是准时响起,提醒你养成健康生活。
Goodnight Mommy
Design:An ChiHyun, Choi MinSeong,
Kang DongHo, Lee JiEun, Park WonBae, South Korea
Goodnight Mommy是一款电子枕头。为了帮助听障父母在入睡时减少焦虑,它能识别孩子的哭声,并提醒睡着的父母。当孩子哭泣时,孩子房间里的传感器会检测到声音,并将其传输到枕头上。
SOS –
Safety Protection System
For Railway Workers
Institution:Hunan University, China
Design:Teng Xuemiao, Yu Dikai
Faculty Advisors:Prof. Li Zilong
高速铁路维修一直是一项危险的工作,伴有经常性对安全规定的违反。安全保护系统SOS结合工具带、列车接近传感器和多功能终端,旨在提高铁路工人的安全性、舒适度和效率。
在开始工作之前,可以将对讲机下方的磁吸传感器取下并放置在铁路轨道上,当高速列车接近时,传感器会发出警告,提醒工人离开轨道。该工具带还可以用作护膝,保护必须单膝长时间工作的工人。
Retractable Garment Designed
For Pregnant Women
Studio:ShenZhen IU+ Design Co., Ltd., China
Design Lead:Shen Jiye
Design:Wang Jiahu, Xu Beixian, Zhou Chunxun
Design Partner:Hebei Gewai
Industrial Design Co.,Ltd., China
Design Lead:Chen Yujie
Retractable Garment是一款专为孕妇设计的可伸缩服装,可在整个怀孕期间穿着。服装的腹部区域设计灵活且可调节,以适应怀孕的各个阶段,并且在分娩结束后可继续作为常规服装穿着。
Xiling AI Sign Language Platform
Company:Beijing Baidu
Netcom Science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Design:Li Shiyan, Chen Boshi, Liang Qian,
Liu Meihan, Liu Yinhang, Shao Jieran,
Wu Zhun, Yang Fan, Yang Rui, Zhang Xiaodong
In-house Design:Baidu ACG AIPC- Digital
Human and Robot Team
曦灵AI手语平台是一款能在线上和线下场景为听障人士提供数字手语翻译服务的智能翻译器。不需要任何装配就能快速实现无障碍化建设,消除了听障用户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沟通障碍。
在线上,AI手语平台将手语合成为普通视频或直播,并将文字和语音翻译为手语。在线下,它可以在医院、警察局、银行、机场和中转站帮助听障人士平等地获取信息。
ORI: Your Everyday Light
Design:Samriti Gosain, Neeraj Jawale, India
这是一款心情灯,可以在任何时候创造出用户最喜欢的色彩。受天空颜色启发,它让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家里复制自然光的效果。
预设功能甚至可以保存一天中从深到浅的自然光颜色,选择最喜欢的时刻,控制光的强度,根据需要创建日出或日落。
Bitboard-Create Your
Own Instrument
Design:Chen Hsin Ju, Taiwan, China
Bitboard是一款能够通过更换组件来进行构建的自定义乐器。组件板对外观与操作特性进行简化,能为演奏者提供直观的触觉反馈。借由不同的组合方式,演奏者可以创造出专属自己的独特乐器。通过实际的触觉反馈为人们创造音乐和新体验提供更多想象的可能性。
CHAIR N°ONE
Design:Martin Oberhauser, Italy
N°ONE椅对自然元素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将其通过3D打印的方式以设计语言重现。椅子结构模仿了自然中的植物与动物,材料则以可回收玻璃为基础,体现了可持续的设计观念。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为我们当下美好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工具的同时,也为锚定未来的方向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辅助。
在更多元的观察视角、更高效高频的交流、更精确广泛的数据、更有针对性的计算模型的帮助下,“未来生活”不再仅是将既定经验与天马行空结合,而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见的真实真切的智慧与光明。
期待以鲜活设计激发大众对未来生活的想象,用创新概念指引产业升级进阶,家装家居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洞窝,近期特别开启“洞见红点”专题,奔赴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现场,带领中国观众云上看红点,掌上品设计,共享红点设计概念大奖的魅力。
通过“荣耀见证”“权威对话”“小窝姐在新加坡”“历届获奖作品”等多个栏目,“洞见红点”在洞窝APP、小程序及专题页等多维度展现红点设计概念大奖的精彩,并深度挖掘大奖背后正在蜕变的设计趋势与生活方式。
在“荣耀见证”栏目中,观众不仅可以观摩今年红点设计概念大奖获奖作品的创作理念,更可以透过设计,洞察未来世界发展的方向与焦点。
红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扎克教授Prof. Dr. Peter Zec
在2022红点设计概念大奖颁奖典礼现场
独家发布的“权威对话”栏目,将还原洞窝与红点奖相关大咖的深度交流与碰撞,包括红点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得·扎克教授(Prof. Dr. Peter Zec)、红点设计大奖亚洲区主席邱智坚(Ken Koo)、2022年红点设计概念大奖评审Kelley Cheng、评审Song Kee Hong及部分获奖设计师,都将以视频形式向中国观众诠释一个立体、多维的红点奖。
红点设计大奖亚洲区主席邱智坚Ken Koo接受洞窝采访
此外,作为红点设计大奖精华的收集与陈列之处,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此次又增添了不少亮点。“小窝姐在新加坡”栏目通过视频云逛展的方式,以用户视角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脑洞大开”的创想。
“小窝姐在新加坡”拍摄现场
带你深度游逛新加坡红点设计博物馆
在居然之家新零售集团副总裁、北京洞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杰的计划中,家装家居数字化产业服务平台洞窝将为消费者打通从看到买的链路,把全球设计好物带到中国消费者的生活里,并为更多前瞻性设计概念提供落地成型、商业转化的机会。
打开洞窝APP,一起“洞见红点”
依托居然之家顺势而生的洞窝平台,此番以“洞见红点”,延续、深化着此前的多方交流与互动。
“设计,是各大产业的生命力源头,是生产者是否能走出自己道路的关键影响因素。”居然之家董事长兼CEO汪林朋表示,“如果没有设计,生产动作不过只是代工或者成为别人的复制品。”
在人类畅想生活、探索未来可能性的道路上,设计概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透过优秀的设计概念,我们得以与未来更快相遇。
编辑:Chelsea May
视觉:Alan
资料来源:
www.red-dot.org
校对:Bobo Kelly
监制:Enilia Roy
创意鸣谢:Xuanang 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