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三亿农民工进城是真的吗(普通工人旅游消费3亿农民工、万亿旅游市场,弱势群体的帽子该摘了……)

提起农民工,很多人会不自觉地给他们贴上文化低、工作累、生活苦、待遇差等“弱势群体”的标签。请收起你们的优越感,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旅游9.04亿人次、旅游消费0.55万亿元、人均每次旅游消费613.56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8.4%和15.7%。截至202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3亿人,在日渐兴起的农民旅游市场中,是不容小觑的细分市场。

作者 | 小军哥(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三川汇文旅体研究院研究员)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这是一个特殊的称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群体。据国家统计局指标解释,农民工是指户籍仍在农村,年内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本地农民工)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外出农民工)。

提起农民工,很多人会不自觉地给他们戴上“弱势群体”的帽子。请收起你们的优越感吧,经过4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产业工人”群体,且综合素质、工资收入、生活条件和消费习惯都有了显著改善变化。

据文旅部数据显示,2021年农村居民旅游9.04亿人次、旅游消费0.55万亿元、人均每次旅游消费613.56元,同比分别增长11.1%、28.4%和15.7%。截至202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约2.93亿人,在日渐兴起的农民旅游市场中,是不容小觑的细分市场。今天,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就来谈谈这个话题……

农民工人口规模及结构特征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6773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2.7%,同比增长1.1%;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加691万人,增长2.4%,约占全国就业人员38.3%。

本地农民工增速高于外出农民工

按照统计类别分,在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比上年增加213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比上年增加478万人,增长4.1%。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309万人,比上年增加208万人,增长1.6%。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对近五年来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我国农民工的总量处于平稳增长之中,从2015年的2.77亿人增长到2021年的2.92亿人。但总体的农民工结构而言,本地农民工过去5年间增长较大,从1.01亿增长到1.21亿;而外出农民工的数量从1.69亿增长到1.72亿,增长相对放缓,到2020年下降了2016年的规模。本地农民工,成为相对的主力。

此外,在2021年17172万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7130万人,比上年增加78万人,增长1.1%;省内流动10042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增长1.4%。从输出地看,中部地区跨省流动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56.6%,西部地区占47.8%,东部和东北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占比分别为84.9%和71.1%。

性别、婚姻及年龄特征日趋显现

据《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全部农民工中,女性和有配偶的农民工占比均有所上升,男性占64.1%,女性占35.9%。女性占比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30.2%,本地农民工中女性占41.0%。

从婚姻状况看,在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6.8%,有配偶的占80.2%,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67.7%,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91.6%。

从年龄结构看,总体向中老龄化的趋势发展,截至2021年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41.7岁,比上年提高0.3岁。其中,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8.2%,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7.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比较而言,中青年群体仍占大头。

农民工的就业及收入状况

目前,农民工的就业结构主要还是在第三产业,2021年的比重为50.9%,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8.6%,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比重为27.1%,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9.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相比较而言,批发和零售业和快递物流对农民工吸引较强,增长相对较快。

从农民工的收入来看,2021年农民工月均收入4432元,比上年增加360元,增长8.8%。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5013元,比上年增加464元,增长10.2%;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878元,比上年增加272元,增长7.5%。呈总体提升态势。

分行业收入情况看,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建筑业、制造业和邮政(快递)业。2021年,全国农民工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5141元,比上年增加442元,增长9.4%;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508元,比上年增加412元,增长10.1%;从事快递行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5151元,比上年增加337元,增长7.0%。

农民工旅游市场现状及消费特点

综合前文所述,目前,我国农民工青年人数较高、省际流动性强、经济收入平稳、旅游消费意识较强,是农村居民旅游消费市场的重要群组,在旅游市场细分领域的开发潜力巨大。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梳理分析发现,农民工旅游消费行为呈现明显的群体特点。

农村居民消费规模增速较快

近年来,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保持8%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农村居民旅游花费从2015年0.66万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0.97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2%。受疫情影响,2020年农村居民旅游花费0.43万亿元,同比下降55.7%;2021年农村居民旅游花费0.55万亿元,同比增长28.4%。总体上,仍然保持平稳增速(说明:农村居民旅游包含农民工旅游,由于没有农民工旅游的官方和业界数据,这里仅用农村居民旅游数据说明情况)。

从人均旅游花费来看,城镇居民的旅游花费远高于农村居民,但从人均旅游花费的增速来看,疫情前农村居民人均旅游花费增长率一直在城镇居民之上。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战略和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进而促进农村居民和农民工旅游消费市场扩容。

旅游方式灵活性弱

本地农民工侧重以县域为中心的周边游。由于本地农民工就业灵活度较高,趋于“农忙干活、闲时找活”的务工模式,在时间上有较强的弹性,常利用周末和重要节假日,选择所在城镇周边景区或在地乡村旅游景点旅游。与此同时,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在地农民工家里买了汽车,也纷纷开启家庭化周边自驾游旅行。

外出农民工主要以随城游和返乡游为主。截至2021年末,全国共有17172万外出农民工,其中跨省流动7130万人,省内流动10042万人。大部分条件较好的跨省农民工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多会选择务工城市进行“随城短线游”,较少过夜;另一部分省内流动的农民工会选择返乡空闲时机,带孩子老人到省内沿线知名旅游城市游玩。目前,返乡游仍是主流。

△一对农民工情侣通过微博分享城市旅游景点(图源:爱旅游的农民工)

在出游方式上以自主和结伴选择为主。外出农民工由于行业分布较散、可支配时间有限,加之外地生活成本高,多是根据个人实际需求自主选择出游方式,主要以一日游、短线游、自助游、观光游为主。招聘入工厂、企业或建筑行业的农民工习惯三五老乡、工友结伴而行,到所在城市网红景点或知名景区打卡,消费方式多以众筹或AA制为主。

△一位受访农民工表示“边打工边旅游,不是两全其美吗!”(图源:腾讯视频)

消费构成相对单一

近年来,虽然农民工薪酬待遇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但农民工就业压力大、赚钱不易仍是普遍的现实。即便是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以及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民工群体,在文化娱乐及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占比并不高,吃穿住消费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消费支出的7成以上。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队总队发布的《2020年北京市外来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消费支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食品烟酒、居住、衣着及其他日用品和服务,分别为14032元、10861元和5141元,前三位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70.8%。

据相关旅行社反映,在旅游消费支出构成上,农民工报名随社跟团游的偏少,主要以门票、餐饮等基本消费为主,购物、娱乐、住宿等二次消费较少。由于可支配收入较低和精打细算的消费理念,农民工选择旅游产品时,更加注重性价比。在“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对购物、娱乐项目等弹性消费较慎重。

农民工旅游市场的拓展方向与路径

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拓展大众旅游消费体系,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进需求侧管理,改善旅游消费体验,畅通国内大循环,做强做优做大国内旅游市场,推动旅游消费提质扩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占全国总人口20%的农民工作为大众旅游消费体系中重要供需群,是推动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提质扩容的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对做强做优做大国内旅游市场细分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此,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研究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市场探索与实践。

对接政策新要求,增强市场预见性。

日前,中办、国办最新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全面落实取消县城落户限制政策,确保稳定就业生活的外来人口与本地农业转移人口落户一视同仁,保障农民工等非户籍常住人口均等享有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落户政策的再松绑,将有效释放农民工消费潜力并激发城市活力。

2020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大批农民工返乡退守,总量增速开始减缓。随着城镇化进程提速,农民工向县城集聚和在家门口务工将会成为常态。建议各级政府和业界要认真总结梳理农民工旅游消费行为以及制约因素和市场瓶颈,从设计更加周全的政策方案、更加严密的配套制度寻找突破口。例如,税收减免、资金补贴、景区优惠等。

△2021年春节山东省多市景区向农民工免费开放(图源:山东电视台闪电新闻)

挖掘消费新潜力,强化供需平衡性。

目前,我国农民工旅游消费多为自助游,鲜有旅行社关注到农民工这一细分市场,为农民工量身打造的旅游产品更是凤毛麟角。政界要引导业界根据农民工旅游消需求特点,深入开展农民工旅游消费调研,像针对城市居民打造乡愁旅游产品那样,设计出适销对路、价位合理、受农民工欢迎的旅游产品,以优质的服务吸引农民工群体的购买力和回购率。

比如,针对外出农民工对务工所在地旅游产品和线路不熟悉,有意开拓该领域的企业可以在农民工聚集区域开设服务网点,进行相关旅游产品宣传,推出物美价廉的周边一日游产品,培育农民工群体旅游消费热情;针对年初招工与年终考评,加强与农民工用工企业联系,推出农民工招聘游、团建游、奖励游等特色福利性产品。总之,只要找供需平衡点,就能打开农民工市场。

△山西西建集团为600名农民工外出旅游买单报道截图(来源:企业家日报)

创新服务新机制,促进社会融合性。

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政策措施,创新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服务保障机制,切实让农民工有地位、享尊严。例如,近年来,多地开展了“寻找最美农民工”活动,姨获得荣誉的农民工进行表彰奖励。

△河北省“人社惠农贷”暨寻找最美农民工活动启动仪式(图源:河北省人社厅)

在激发农民工旅游消费层面上,地方文旅部门要会同人社、工会等部门出台促进农民工文化和旅游消费的优惠措施,鼓励景区、企业和商家开展面向农民工的文旅促销产品。例如,甘肃省部分重点景区冬春季旅游淡季对农民工实行免门票开放政策;今年春节期间,杭州按照每人600元的标准向留杭农民工发放电子消费券等等。

结语

40多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农村已经成了很多城里人向往的地方,农民工也成为令全社会尊重的“新产业工人”,他们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参与城市建设的同时,正在追求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生活、一样的品味、一样的目标,文化与旅游也正在成为他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标配。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5%。随着“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近就地城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农民(农民工)市民化将成为人口倍增的必由之路,农民及农民工旅游细分市场的培育、开发将大有可为,值得政界与业界研究探讨,精心谋划,合理布局。

参考资料:

1.国家统计局: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中国旅游报:农民工旅游消费现状及市场开发策略

3.艾瑞: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万亿级农村旅游市场不容忽视

4.网络及媒体相关公开报道等

欢迎订阅关注微信公众号 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 )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