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按揭买房对收入有啥要求(普通工人按揭买房按揭买房遭遇人生变故,工薪阶层除了抛售还有别的法子吗?)

在中国,买了房的都被视为人生赢家。如果有房有车,又是个“小领导”,那简直击败了99%的人。然而,以房为富的背景下,一旦生活有了变化,房子是救命的稻草,还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实不似你所想,我们看几个案例,就知道财富之路从来不是平坦的。

一、小薛,31岁,上海白领。

大学毕业就扎根上海,虽然没有干到风生水起,好歹也是稳扎稳打,薪水在同龄人中也是很不错的了。如今5年社保也缴满了,也准备结婚了,房子的问题也就摆在了面前。

“必须买房!”女朋友说了。

盘算一下,手头40万积蓄,家里可以出40万,然而距首付还有20万。即便是女方家贴补了,未来30年,巨额的负债让小薛觉得人生的可能性一下子都被限制住了。周围人都安抚他,买了就是财富。别看这两年楼市冷场,过两年一涨一下就赚了。但小薛心里嘀咕:房价就算再高,我这自己住的房子,也不能卖也不能抵押,哪里赚了?何况未来十几年都是节衣缩食的日子,万一有个工作调动什么的……小薛不敢想下去了。

二、老李,37岁,主管。

临近不惑之年,总算有了自己的小团队,但压力也增加了。因为是团队负责人,所以手下人出了问题,挨骂的总是老李。好在收入上去了,并赶在房价上涨前,卖了旧房换了新的大房子,前脚刚拿到房本,接着房价就涨疯了;一夜之间财富多了200多万,大家都羡慕老李赶上天上掉馅饼了。

然而,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开始裁员。起初老李觉得自己是老人了,经验丰富,怎么也轮不到自己。不想这两年风气变了,公司的精神是:校招不动,三年新人考核标准放宽,高层不动,就是像老李这样的中层,辞退只是早晚的事儿。尽管公司会根据劳动法,给予最高标准的离职补贴;但老李很愁,房贷要交,儿子留学的offer也下来了,父母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老李的夫人劝老李不要着急,想想出路;可老李一想出路就着急,因为他根本看不到路。

三、单女士,44岁,自由职业。

说是自由职业,只是就劳动关系说。单女士实际上再做房产中介,主打环京地产。

环京做中介,一般没有底薪,全靠提成。由于入行较早,积累了客户,生意还算好做。然而,中介干久了,天天对客户说房价要涨,慢慢自己也信了。2017年“317”新政之后,有人劝她赶紧把燕郊的两套房子套现,而她认为,燕郊房价起码到4万。所以不但没有出售房子,还买入了一套。最终结果是,每平米亏损一万脱手三套房子,幸好前两套房子买的早,对冲了第三套房的亏损,算下来账面上不赚钱。

四、胡总,43岁,高层管理人员

拿高年薪的胡总,可以说是工薪阶层中的佼佼者。房车兼具,一儿一女,还投资有两套住房。朋友都叫他人生赢家。可惜天有不测风云,体检中胡总被检出恶性肿瘤。幸运的是,他得的是可以治愈的。

然而,家庭财政因病陷入了困境,工作肯定停摆,收入没有了。超百万的医疗费用,想必他的身家似乎还能承受,但理一理账目发现,三套房和车都是按揭拿的,实际可用现金根本不够医疗费用。投资住房想出手,赶上了房住不炒,市场下行,降价急售,总算保住了首付。最终,花光所有积蓄,贴上两套房子,胡总保住了命,但接下来赡养父母、抚养子女、还有现在住房的按揭,对于无法再像之前那样工作的胡总来说,都是不小的压力。

上述案例并非心灵鸡汤般的比惨,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和未来的大势所趋。截至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依靠劳务工作获得收益的工薪阶层大约有2亿人。当下时代的变化超乎想象,也没有历史的经验可以借鉴,不一定哪天行业的风口就过去了,该行业上到高层,下到员工,谁也不能规避这个变化。作为2亿人群中的一员,是否有想过:拼命买的房子,关键时刻能提供拯救的方案吗?还是说,房子的按揭成为压垮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总之,房子很值钱,但房子不一定是财富;搞清楚这一点,才能在未来合理配置自己的资产,让财富在关键时刻是救命的,而不是要命的。无论如何,上安居客全房源网,安心挑好房。

本文原创,作者刘磊,福布斯金融理财师评审委员、远见财讯特邀地产评论员,《房产投资炼金术》课程导师,多家媒体房地产专栏作者、作家。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