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那些年我在g港(大午集团普通工人那些年,我在大午做销售!)

我叫卢克辉,现在是大午食品公司的一名员工。从入职到现在,我已经在大午集团工作了33年,做过销售,管过车队,在食品公司当过经理,也做过车间副主任。这么多年来,发生过的很多事情还都历历在目。

1

我来大午集团上班,也是一个巧合。1987年之前,我在村里代课,每个月挣45块钱。后来学校改制,我们这些代课老师就面临着重新找工作。

正月初六那天,我媳妇儿去买菜,遇到了开商店的孙二午(现副监事长),他们俩拉起了家常。一来二去,二午知道了我的情况,让我媳妇儿转告我,大午果园在招人,让我晚上去找孙(大午)厂长。

当天晚上,孙厂长就说动了我,让我跟着去换饲料。那时候,乡亲们都不富裕,也没有多余的钱买饲料,都是用玉米换。换料的业务员,工资不高,一天只挣两块二,但是有提成,多销多挣。我当时很年轻,不怕累,就想多挣点钱,第二天我就去上班了。

我先是被派到了果园里掘地,敛垄道。但我一门心思地想跟着去换饲料,就找厂长说了说。从此,我就成了饲料公司的销售员。第一个月我就挣到了100块钱。

我们销售员挣了钱,孙厂长也替我们高兴,每次拉着一车玉米回来,他都帮我们扛麻包,卸车。

那时候干活儿有激情,只要有活儿干,每个人眼里都冒光。如果第二天需要送货,当天晚上就得装车、灌包。没有路灯,接根临时线照亮也能接着干。反正只要有人一招呼,所有人就都上手,根本没有加班的概念。

每次干完活儿,我们总能吃上村儿里打的火烧,孙厂长再给买点豆腐丝,肠儿肉,蚕豆……现在想想都觉得馋。

2

由于大午的饲料好,到第三个月的时候,我就能挣到300多块钱了。就这样,乡亲们认可大午饲料,一传十,十传百,口碑也起来了。

当时,大午公司待人真诚,所以我们在十里八乡换饲料,从来没被坑过。我记得高林村镇侯家窑村有一个用户叫张久宝,常年用大午饲料,当时的行情是:混合料一斤换一斤玉米;一斤肥猪料换一斤二两玉米;一斤仔猪料换一斤四两玉米……

有一次,我们要给很多养殖户送料,到了张久宝家时,天都快黑了。我们一着急,就算错账了。他要的是100斤仔猪料,我们按肥猪料算的,这里外差出了20斤玉米。等我们回过味儿来,已经快回到公司了。怎么办呢?我招呼大家先回家,自己骑上自行车就返回去了。张久宝也是个实诚人,说下回换饲料再找兑。

这件事在我的工作范围之内,我必须把这个事情做好。

当我回到公司时,正好看到孙(大午)厂长夫妇在院子里。他问我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我就把事情跟他说了一下。孙厂长说,“你这执着劲还真行!咱们在工作中,就得有这种执着的劲头儿。

3

转眼就过了三年,大午饲料已经名声在外了,公司开始在周边设立代销点。1989年,我全盘接手了定兴代销点,包括欠款。

在当时,要账是比较棘手的事情。记得有一个经销商准备转行,但他还欠代销点四千多块钱。起初他承诺,等收了玉米就还款,可后来,他一拖再拖,说碾了玉米卖了钱就还款。那些日子,我天天盯着他家的粮食囤。眼看着他家的玉米屯满了粮囤,又把玉米卖掉了,可他还是不打算还钱。

这可怎么办呢?我通过亲戚找了个说和人。当天下午,我们就过去要账了。

“好汉子要不出没钱的账。”经销商仍不想还钱。

但说和人也是讲直理的人,“人家大午不欺不骗,信任你才让你欠款,你怎么也得想办法给他钱。小卢在公司上班,他拿不回钱,只能自己包,你可别坑他……”

好说歹说,从下午一直磨到了天黑,经销商终于还了钱。我拿到了钱,就开始跟他对麻袋数量(当时都是用麻袋装料送货),最终,里外差了五条麻袋,他也补了钱。

现在,大午集团提倡“不赊欠”。赊欠出去,可能就要不回来。即使能要回来,要付出多少?浪费时间精力不说,还伤感情,运气不好时,自身还可能受伤害。

多年前,雄县昝岗镇有两个养猪场,相隔二三十里地,都欠猪料款。其中一家养了一百多头猪,欠了五千多块钱,我去了有三四次,他都说卖了猪就给钱。终于有一天,他家猪圈里只剩下了十几头猪,骨瘦如柴。

我满怀希望地跑去要账,他却骗我说:猪卖了,还没拿到钱!

我心想,“光这么拖着也不行,今天说什么也得把账要回去”。于是,我动了个脑筋,说到另一家养殖户那里去看看。实际上,我绕了个弯就去他家了。

我拿着赊销单对他媳妇说,“嫂子,我哥说卖了猪给钱,叫我把账结一下。”这位大嫂很实诚,当下就开始给我点钱,眼看还差50块钱就点完了,男的回去了。他冲我喊,说我骗他,还想揍我。

当时我一门心思地就是要账。心想,反正我年轻,他打我两下也没事儿。

我拿出了赊销单,跟他讲道理。好说歹说,差了50块钱,他说什么也不给了。我心想,不管怎样,大数儿要回来就算了,实在不行我就自己出了这50块钱,心里也就踏实了。

卖货赊欠,对业务员没什么好处。要账的时候你是孙子,人家是爷爷。而且,以后再处关系也会觉得尴尬。

4

创业之初的大午人,根本就没有苦和累的概念。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孙(志华)总带着我们去清苑要账,先是从徐水坐公交车到保定,然后倒去清苑县城的车。到了清苑县城又倒了一次车,才到了养殖户家中。经过了一整天的软磨硬泡,养殖户才给了钱。

从清苑往外走的时候就黑了,连最后一班到清苑县城的公交车也停了,没办法,我们走了几十里地,才坐上了回家的车。

到了徐水县城,我们几个人已经是又饿又累了。从县城到大午公司,如果走大道,估计得走到第二天凌晨。最后还是孙总想了个办法——插农场的大坑。

就这样,我们带着几万块钱,开始上坡、下坡。走到大坑的时候,发现里面的水都结了冰。眼看谁都不敢往前走,孙总发话了:“我在前面走,如果漏下我去,你们就别往前走了,漏不下去,你们就跟着我走……”

终于走过了大坑。我们几个人到家的时候,老远就看见监事长的平房(老俱乐部南侧)还亮着灯。刘会茹主任在门口迎着说:“老天爷,这都12点了,你们总算回来了,吃饭了没?”

孙总边掏钱让刘主任数边回答:“我们紧赶慢赶才回的家,鞋跟儿都走掉了,上哪儿吃饭去啊?”于是,刘主任赶紧安排人给做饭去了。

我们几个人瘫坐在椅子上时,孙总还在笑呵呵地说,“不管怎么说,今天把钱要回来了,我这心里也痛快!”

说白了,那时候的人根本就没有苦和累的概念,天天如此,活得也坦荡。

后来,我们业务人员就开始分享经验了。过年最好别出门,饭店都不开门,有钱都没处花。从这以后,业务员在出门之前,肯定会预备一箱蛋糕、方便面。

想想过去,大午集团的发展太不容易,创业一代经历了艰苦的岁月,深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经历了那么多坎儿,以后还有什么困难闯不过去呢?不忘过去,我们才能珍惜现在,开拓未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