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大学制药工程专业就业方向(药厂的普通工人大学毕业进入制药厂工作,知道了制药那些事)

#2022生机大会#

药是最近的急需品,大部分人对制药很陌生,我读大学的时候学过生物制药课程,也在药厂工作过。我国的制药厂挺多,几乎所有地级市都有药厂,很多县和县级市也有药厂,发达地区的乡镇都有制药厂。每家药厂的生产能力不一样,产品也不同,但感冒发烧消炎类的药品还是容易生产的。

我当年工作的制药厂

我本人大学毕业后就去了一家港资药厂工作,那时候一家普通制药厂的生产能力很大,我工作的制药厂有一栋标准的厂房车间,一栋办公楼,一栋仓库,还有一些后勤保障的房子。现在我依然记得,药厂车间里有制粒、压片、糖衣、包装,这四个车间,制粒就是把原料配成颗粒,有中草药颗粒,有西药颗粒。这些颗粒都装在大木桶或者塑料桶里,用干净的塑料袋包着。

制粒车间做好的颗粒,一桶桶摆放整齐,在一个专门的房间里。压片车间的工人会根据每天生产的药品,去把桶装的颗粒运过来,通过操作压药片的机器,让药物颗粒变成一片片药片。这些药片也倒进桶里,放进专门的房间,等糖衣车间的工人去找。

糖衣车间会把压好的药片,裹上一层糖衣,用专业的大机器完成,一锅一锅的出来。比如我们吃的牛黄解毒片,外面一层黄色的甜甜的就是糖衣,里面是苦的药片。

糖衣车间完成的药品,接下来要用机器完成过塑包装,有的药丸装进药瓶子里,有的装进塑料壳里,装好的药品再交给包装车间,那里的工人会完成最后一步,一盒一盒的药就做好了。在药厂,所有的生产环节,都要有QA和QC把控质量,每片药的重量、薄厚度、软硬度、成分,都要达标才行。

我工作过的制药车间

我还记得当时我们厂生产的药,有复方丹参片、三七伤药片、板蓝根颗粒、百蕊片、甲硝唑、牛黄解毒片,还有几种药记不清名字了,林林总总有十几种药品,既有中成药,也有西药。有胶囊药,有药片,药丸,也有颗粒药物,那是我第一次了解药品的生产过程。

药厂忙碌的时候,工人们上班都是三班倒,白班从早上九点到下午五点,小夜班从下午五点到晚上十二点,大夜班从晚上十二点到第二天早上九点。这样的三班倒,有时候机器不停的工作,有时候每一班都要清理卫生,打扫干净才能交接给下一班。闲的时候,药厂可能只有白班,甚至连续好多天车间没订单,不用来上班。

在制药厂,除了坐办公室的是发固定工资,其他车间里的工人都是计件工资,多劳多得,不上班就没有工资。我记得车间里最赚钱的是制粒车间,也是最辛苦、最累、最脏的,制粒车间里的工人下班的时候全身上下都是药物粉尘,累的满头大汗,一般都是男工才能在制粒车间工作。

药厂的车间要求特别高,无菌、干净,经常有领导来检查,平时也要求严格,不同药品生产都要打扫干净。比如甲硝唑是白色药品,有一点点杂色都不行,装药的桶,生产药的机器,都要认真清理干净,经常要用一个白班的时间去搞卫生。

夏天,药厂车间里虽然有电风扇,有空调,但依然很热,尤其是制粒车间、压片车间,机器运转散发出来的热气,夹杂着药物的味道,再加上工人需要戴帽子,穿工作服,还是很闷热的。冬天比较舒服,南方城市冬天没有暖气,药厂车间里热一点反而舒服。

我依稀记得,在药厂车间里,大家最喜欢上白班,早九晚五很规律。年轻人喜欢上小夜班,白天可以玩,傍晚才去上班,到了晚上12点正好回去睡觉,一觉睡到第二天可以睡懒觉,这也很舒服。最难熬的是大夜班,药厂通常只有一两个车间需要上大夜班,有时候整个晚上只有一个人在车间里,外面一片漆黑,一个人大晚上有点害怕。

我们厂当时生产的药品质挺好,以中草药制药为主,在长三角挺有市场的。那时候厂里的工人有个头疼脑热,就自己拿点药回家吃,药厂仓库里的药太多了,少拿一点没关系,我就拿过板蓝根颗粒,是那种一袋袋连起来的,还没有装进包装盒。自己厂生产出来的药,吃着是放心的,每个环节都亲眼所见。

在药品生产的过程中,肯定也有各种问题出现,比如机器坏了,小毛病大家都能自己搞定,大毛病就得找师傅,找车间主任,找厂里的机修工人。还有一些药品质量的问题,比如药片配方、重量都合格,但软硬度不行,太软了一碰就碎,药片上有明显的裂纹,这都不合格。有的药片太硬了,用手指使劲掐都掐不碎,这也不行,吃了会不消化的。

我工作过的城市

时隔多年以后,如今再看我们吃的这些药,回想起当年在药厂工作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现在的制药厂更先进了,药品生产车间也更好了,产品也更新换代,很多药厂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当年一起在药厂工作的小伙伴们,都快记不清你们的名字了,希望大家都过得好。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