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访谈人力资源部总监(现在的普通工人人力总监访谈录:国企16年,我从一名普通工人干到HRD,年薪60万)

       

叫王云,很多人都喊我云哥。我在一家国企干了16年,从一名普通工人干到了HRD,目前是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和经济师。

的16年工作经历中间横跨了多个岗位,为此吃过不少苦付出数不胜数的辛酸和压力。或许我的工作历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1999年,从工业与民用建筑学院毕业,进入现在的公司。

从基层干起是国企员工成长的必经之路,于是被分配到厂里当设备操作工。原本是在工地上干活的,现在要爬上高楼修设备,这可不是天上和地下的区别了。

那时工作非常苦,日晒雨淋,高危作业,半点马虎不得,否则就把命搭进去了。

一年半后,由于我踏实肯干,迅速成为设备操作好手,参与开起国内第一套先进装置,还因此荣获"集体二等功"。

原本,从做设备操作工开始,就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好了。设备操作工设备员设备副主任设备专家,我认为这就是自己追求的完美的发展路径。

然而,很快进入21世纪,电脑越来越普及,我看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于是便借钱买了一台电脑。

当然,我也玩游戏,但更多的是学习。利用闲暇时间,学完办公软件,又学会了简单编程。正是由于这些看起来很微不足道的努力,渐渐地让与周围的人区别开来。

两年后,公司对内部岗位进行调整。我凭借积累的电脑技术,被调入公司劳动工资处工资科,负责2万多人的工资计算和薪酬系统数据维护,开始正式接触人力资源专业。

早期的国企分工细,HR人员配比高。我所在的工资科,仅仅负责工资和公积金,就配备了6人。其次,公司有26个二级单位,每个二级单位还有人事劳资部门,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人员配置大而全,每个人负责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企业要求HR成为"专才",员工也乐意偏安一隅,专注自己的某个模块。

在那个时期,我更多的是扮演一个"人事专员"的角色,也就是招招人、发发工资。

在国企,人力资源部门有另外一个称谓,叫干部之家,HR被认为在员工队伍建设和稳定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企业中HR一直有较强的威信,受人尊敬。

21世纪,随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的兴起,人力资源理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也一样,人力资源改革迫在眉睫。

2004年,公司成立新项目,被调入新岗位,开始全面负责HR工作,主持公司人力资源架构,我的工作不再仅仅局限在薪酬方面,从原来的"专"逐步向"全"转变。岗位说明书、工作分析、制度体系、工作流程、绩效考核、员工关系、企业文化等统统要做。

经常碰到有人问我负责人力资源什么工作,我告诉他们,问不负责什么会更快

其次,我也不再埋头于事务性工作,而是开始扮演桥梁角色,充当“政委”,作为企业与员工间的矛盾调解员。不懂不会怎么办?学习法律法规那就翻书查条款,地方政策靠抄印,规章制度编写也完全没有参考模板,不懂了只能去找师父问,师父不懂那就自己悟。

那是一段焦头烂额的日子,回想起来,却打从心里感激无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行动。

从初入行的误解,到深入了解工作后的不容易,从2001年初次接触人力资源岗,到2017年被提升为集团人力副总监。在国企光环的包围下,的HR之路在外人看来平稳顺当,但对而言,十分坎坷,成长得很憋屈"。

虽然经历大大小小的困难,但到最后他都把这些变成了自己的宝贵经验。

如今,已成为薪酬绩效管理一把手的,早已不是从前的门外汉,从完全不懂到擅长,已经记不清用了多长时间。

在这些年的各类教训中,总结出几点体会:

一、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想擅长某个模块,系统化的专业知识是基础,不能迷信碎片化学习。

二、工作实际与案例相结合,及时总结得失。如果不敢马上去实施,那就先写解决方案找大神请教,找出不足,再去实施。

三、准确掌握与工作模块相关的政策法规。专业知识是打仗的武器,而政策法规是地雷的标识,只有认清标识,才不会踩雷。

四、编写模块相关的制度及工作流程,不是等到完全掌握了才去写,应该从一开始就尝试去写,不断写、不断改进。

如今,对于已经中年的我来说,或许一辈子都离不开HR。我职业生涯的发展,已远远超出当初的预期,再没有其他过高的期待。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