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实用主义者的爱情 孟中得意 格格党(男主是普通工人的小说「独家书评」好看的年代文:《实用主义者的爱情》by孟中得意)

在费霓看来,房子要比爱情可靠得多。

小说文案

在费霓看来,房子要比爱情可靠得多。

要不是结婚才能分房,费霓决不会跟方穆扬结婚。

旁人不明就里,以为费霓选择方穆扬,是图他长得好看,毕竟他除了脸外一无所有。

后来方穆扬因画画暴得大名,他的父母也恢复待遇,人人皆夸费霓慧眼识珠,一早就看中了方穆扬的才华。

故事从七十年代开始。

独家书评

“但凡提前一年恢复高考,费霓有别的机会改变命运,他就不会跟方穆扬结婚”。《实用主义者的爱情》开篇即以一句相当实用主义的话,让读者先入为主地认为女主只是为了改变命运才和男主结婚。而当男女主的故事随着作者太太的文字徐徐展开,读者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大家都掉进了作者太太的“圈套”,表面上是实用主义者的爱情,实际上是浪漫主义者的爱情。

“做帽子也很光荣,但她一点儿都不适合做帽子。她想去上学。”女主费霓是一位单纯善良、精神独立的“实用主义者”,在制帽厂日复一日地工作着,但是她实在太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太想上大学了,所以在那个特殊年代的她依然悄悄地学习,用自己地方式为上大学做着不见希望的努力。她爱情独立,哪怕适当的展示可以让自己和相亲对象更好地交往,她也不愿让自己的兴趣爱好成为讨好迎合别人的工具;她执着随性,即使在艰苦的环境里也始终不忘学习、改变命运的初心,并为之不懈奋斗。

男主方穆扬是一位浪漫、极具正义感的“艺术家”,即使因特殊原因一下从“天之骄子”变为一无所有的“知青”,但也从未放弃过对生活的希望,依然以一腔赤子心面对生活的挫折。他富有同情心,为了阻止适应不了下乡生活的女N号了结生命,毅然放弃了上大学的名额;他极具正义感,因救人而上报,为了帮助地震区的人们,他不顾自己的个人安危冲在了抗震救灾一线;他谦虚有教养,从不为出生富裕家庭而骄傲,强调自己来自普通家庭。

因为房子,他们结婚了。

清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两个“实用主义者”百事哀,反而互相温暖彼此,相互扶持。男主,冬天为女主下西红柿面,夏天,为女主买风扇,把鲍鱼面里的鲍鱼、火锅里的肉片挑给女主,为女主拉琴、放唱片,随时把女主放在心上搁在眼里。女主,一直支持男主的理想,会匿名写信夸耀男主的画册,会将男主放在心上,她一直为男主“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正是这样为彼此互相着想的爱情,让两个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人愈发相濡以沫。

相爱是一种感觉,一种需要要用心去体验和感受,才会体会出那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美丽。故事的最后,男主的家庭被平反,女主也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或许在外人看来他们的故事有许多个版本,但实际上他们的故事只有彼此相爱,一起为更好的自己前行这个版本。

片段

费霓说感情是精神层面的事,她不和他结婚也可以一直想着他,但她的身体不能和瘫痪的老太太常年住在一间房。费霓这套精神物质分离理论并没打动感情至上的二姐。二姐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发现了小妹隐藏在清纯面孔下的势利。

在和方穆扬做同学的时间里,费霓并不喜欢这个人。那帮子弟里,他其实是最有平等意识的。别的子弟嘲笑工人家庭的孩子没见识,让方穆扬别跟他们一块混,他能直接把话顶过去,说我太姥爷当初也是个捡破烂的,最纯正的无产阶级,你跟这儿看不起谁呢。他整天以捡破烂的重孙自居,让人忽略了他父母的职业,他的姥爷曾是大资本家,他爷爷是大儒,往上翻五辈,都是有名有姓能上教科书的。

她又想起小时候被方穆扬放鸽子,那天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去电影院看电影了,她因为方穆扬答应要请她去看免费电影,固执地一个人在家里等,等到家人从电影院回来,方穆扬还没来。姐姐要带她去逛百货商店她也不去,仍要等他。等到太阳落下,也没等到。她晚上没吃饭,被气饱的,很生气,一半是为他不守承诺,另一半是因为自己当了真,家里人还都知道她当了真。但这气也生得很有气势,因为自认为能够惩罚他。第二天她才知道他又有了钱,不需要再把虚幻中的蜜糖涂在嘴上哄她换一个真实的螺丝转,更不需请求她的原谅,那天她得出一个结论:虽然她和方穆扬同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但两个人的关系本质还是资本主义的金钱关系,偶尔会带上层温柔的面纱,但关键时刻就露出獠牙。

星星很亮,但夜色足够模糊费霓脸上的热度。她努力平复自己的心跳,法子从嘴里不急不缓地挤出来:“我们厂里正在分房,你跟我办个结婚手续,到时分了房,咱俩一人一半。”

欢迎小仙女们在评论区各抒己见,互推好文~

今日头条、微博、公众号@推文届的搬书匠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