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人力资源成本(普通工人的人力成本8大方法,有效控制人力成本)
来源|环球人力资源智库(GHRlib)推荐阅读时长|5分钟最近互联网行业各种大动作,从优化精简、收缩业务,到业内渐成显学的数据治理、服务治理、研发治理,各种效率工具和产品的开发,核心总结就是“降本增效”。对于管理来说,没有对错之分,首先做的就是成本分析,看看究竟哪些成本是可以节省的。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分析,一般有8大方法。
历史常数推算法
数学中重要的一个思维就是从已知推断出未知,历史常数推算法也是这样。首先就是找到历史数据中的“常量”作为已知量,然后推演出人工成本与这个“常量”的关系,就能做到增减控制。关于人力成本,有这样一个常用的公式:人力成本预算总额=人力成本率*销售额。这就是找到了销售额和人力成本率这两个“常量”,来控制人力成本预算总额。如图1所示,根据2020年预测销售额和人力成本率常数可以推算出2020年的人力成本总额预算,即577.32万元或580.04万元。若该公司组织构架比较稳定,亦可类推出各部门或各职务类别的人力成本预算。图1:某公司销售额和人力成本率常数有数据之后,分析和控制就比较简单了,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就需要一个博弈的过程。比如老板向业务负责人询问到:“今年大概能完成多少销售额?利润能回来多少?”业务负责人说:“销售额5个亿,税后净利达到8个百分点,约4千万。”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成本指标已经出来了,销售额和利润率,这个老板或者人力资源负责人就会用倒推法,通过对往年的数据监测,就能看出业务经理的4千万是不是合适。于是,任务指标就一级一级分解下去了,人力资源负责人开始思考企业人员是不是富余了,架构是不是可以扁平一些,流程是不是可以优化一下?继续分析到了5个亿的时候,固定的人力成本是多少,变动的人力成本是多少,需要多少服务人员,需要多少一线工人。开始进行进一步的分解,薪酬经理应该负责什么数据,绩效经理应该负责什么数据。层层负责,一级一级往下压,这就是人力成本控制的开始。历史常数倒推法操作简便,能够迅速找到依据,形成系统化成本控制依据,但由于只参考了历史常数而没有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可能失去准确性。总额总体控制法
总额控制法是一种比较严格的人力成本控制方法,但其实是对人力成本总额进行控制,而不是拘泥于细节或者细分。总额总体控制可以参考行业平均值或者标杆企业的参考值。这样通过相关数据统计和分析,就可以算出当期的人力成本率是高于还是低于这个常数,如果是高于这个常数,那么就要从各个组成部分对人力成本进行分析,是哪部分过高了,再相应地进行纠正。当然还有比较简单的公式,就是计算工资成本率,工资成本率=工资总额/销售收入。工资成本率和人力成本率呈某种正相关、近似线性关系。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是只能初步判断人力成本是否超出正常范围,如果有超出,还是需要做具体分析的。年度工资总额控制法
很多企业工资总额占人力成本的比重较大,比重甚至到了80%以上。这种情况下控制住工资总额,人力成本总额也会随之减少。工资总额预算和有效人力成本率有关,有效人力成本率=有效成本/销售收入,一般来说有效成本率是一个常数。通过有效成本率可以推算出预算工资,当月预算工资=当月的实际销售额*有效的人力成本率。实发工资可以分为固定工资和绩效工资,可以通过对年度绩效奖金的分配来达到控制工资总额的目的。如图2,这家企业应用一个公式:当月预算工资=当月实际销售额×有效人力成本率,对数据进行监控,从而调整成本。图2: 监控人力成本率情形1,假设实发工资=预算工资,且固定工资:绩效工资=3:1。情形2,在销售额固定的前提下,若增加人员,则固定工资一定增加,那么绩效工资总额便少了。情形3,在销售额固定的前提下,若减少人员,则固定工资一定减少,那么绩效工资总额便增加了。情形4,在销售额固定的前提下,若增加人员,且固定工资:绩效工资=3:1,则当月工资透支。情形5,在销售额固定的前提下,若减少人员,且固定工资:绩效工资=3:1,则当月工资结余。情形6,在人员,工资结构和预算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若销售额未能达到目标,那么当月工资透支。情形7,在人员,工资结构和预算总额不变的情况下,若销售额达到目标,那么当月工资结余。情形1-情形3,预算工资和实发工资相等,实际上年度调整的奖金就相当于每月预留下来的奖金,适合于每月都要工资清算的情况。情形4-情形7可以把奖金放在年度来调节,先发必须发的固定工资,年底根据奖金余额进行调配,效益好就多发,效益不好就少发或者不发。这种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企业能控制工资的总额,也有一定的激励性,适用于绩效奖金能灵活分配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