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邓小平工作餐:炒青菜、西红柿炒鸡蛋,剩饭要留到下顿吃

“西红柿炒鸡蛋就非常不错”、“四菜一汤好!什么也不再要了。”很多人想不到,说出这番话的老人就是一代伟人邓小平。

有人揣测,像邓小平这样的“大领导”,他们的工作餐一定山珍海味,无比丰盛。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了,还停留在对封建帝王奢侈生活的臆想中。

实际上,邓小平的工作餐没有满汉全席,也不是山珍海味,他吃的只是简单普通的家常菜。

他在工作中作出了丰功伟绩,在生活中,他就是一位普通的长者,过着简朴的生活。

我们可以从一些生活片段来感受一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高尚风范。

邓小平

“瓜菜代”——邓小平在顺义调研时的工作餐

“瓜菜代”,这个名词现在的很多人都不太熟悉了,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老百姓的一种主要救命食品。

当时的中国经历经济过热增长之后,又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加之苏联逼债。国民经济陷入了困境,粮食极度短缺。

为了填饱肚子,老百姓都是以萝卜、红薯等各种杂粮来代替粮食做主食,俗称“瓜菜代”。

1961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赴北京顺义开展调查。

当时,顺义县委第一书记李瑜铭等北京的陪同人员说:“现在条件不太好,我们准备包一顿饺子来给您接风,稍微改善一下伙食吧?”。

邓小平听说后,坚决制止了,他和普通干部一样,在食堂每顿吃的都是“瓜菜代”。这种所谓“瓜菜代”就是从河里捞上来水草,放在清水里煮熟后就成了总书记的伙食。

看着村民吃着这种“瓜菜代”,导致身体浮肿、营养不良,邓小平心里很沉重。他和群众同甘共苦,拼命工作,向党中央提供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建议。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地共同奋斗下,国民经济开始有了好转,百姓的生活也有了明显的改善。邓小平当时的工作餐就是老百姓碗中的“瓜菜代”。

邓小平

“四菜一汤”——邓小平视察时的工作餐

1958年11月,邓小平一行到重庆綦江基层作调查,在县城作短暂停留时,正赶上饭点。邓小平不让打招呼,直接走进路旁的国营食堂吃晚饭,深入了解职工、群众平时的伙食状况。食堂做了一个粉蒸羊肉和活水豆花。

吃完后,大家对这几道菜赞不绝口。吃完饭后,大家步行回宾馆,有工作人员聊天时说,食堂的一道回锅肉做得不太正宗。邓小平笑着说:“把它当做是一道特别的回锅肉吧。”大家听了,都大笑起来。

1975年,邓小平重新“出山”,恢复了副总理职务,他多次强调:领导干部,到下面去调查研究,简单地吃个西红柿炒鸡蛋的工作餐就可以了,不要搞特殊,增加地方负担。

邓小平用餐时

1980年7月,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赴四川进行视察。经过著名的峨眉山风景区时。当地领导请他作指示。邓小平指出景区“要搞好规划,合理开发,综合开发”。对该地旅游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为旅游区,地方领导想请邓小平品尝一下当地的饮食特色,加之他难得回一趟家乡,所以,他们打算精心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以表达心意。视察快结束时。

工作人员过来通知:“小平同志要求按四菜一汤的标准来安排工作餐,不能铺张浪费,绝不能超标!”

厨师翟文斌接受了这个任务。他决定做四道正宗的川菜,让邓小平尝尝家乡的味道。他精心准备了凉拌红椒嫩姜、四川豆花、峨眉泡菜、红烧雪魔芋和苦笋酸菜汤。

用的原材料,如豆花、泡菜、魔芋、嫩姜等都是当地普通的食材,做法也比较简单。

峨眉山风景区

吃饭时,面对这些简朴全素的“四菜一汤”,邓小平吃得很开心。举起筷子说:“好!味道很正宗。”因担心菜不够吃,翟文斌准备了一个烩菜,结果还没等往上端,就被工作人员阻止了。

事实证明,这些简单的家常菜就是邓小平的工作餐。后来,“四菜一汤”成了各级政府的接待标准。

至于以后,个别地方挖空心思,违背初衷,把这个“四菜一汤”变了味,他们应该感到汗颜。

邓小平

西红柿炒鸡蛋——邓小平专列上的工作餐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邓小平的工作风格。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邓小平经常要去全国各地出差,列车是他的主要出行工具。

从1951年到1994年的43年间,邓小平共乘过78次专列,共计796天,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当然,他的工作餐大部分也是在火车上解决的。

邓小平在火车上,全部精力都放在工作上,忙于接见各地领导。工作餐都是特别简单的家常便饭,他从不提特殊要求。

他的菜谱都是西红柿炒鸡蛋、砂锅豆腐、炒青菜等这些下饭菜。有时饭菜没有吃完,邓小平叮嘱列车工作人员不要倒掉,剩饭、剩菜下顿热热还能吃。

有一次,列车长齐文明看着邓小平工作特别累,想给他增加点营养,在停车采购食物的间隙,让人准备了一些鲍鱼。

邓小平得知后,让他退回去了,他表示:“西红柿炒鸡蛋就很好,鲍鱼太名贵了。”

邓小平在列车上

邓小平在专列上的早餐也就是普通的豆浆、油条,和胡同里的大爷、大妈没什么区别。

有一次,厨师在和面时,有一块面胚放多了点盐,重新发酵已经来不及了。他将错就错,把二种面胚搭配着做成油条。油条炸好端上去,厨师心里忐忑不安,等着挨批评。

出乎意料的是,邓小平吃完后。不仅没有责备他,还开心地说:“谢谢你给我今天做了一顿鸳鸯油条。”而且,对于厨师这种不浪费原材料的做法,邓小平还提出了表扬。

邓小平

吃火锅——邓小平接待外宾的工作餐

邓小平在国内工作时,不搞特殊,吃住简朴的境界为我们所敬仰。他在接待外宾时,也是一视同仁。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多次与邓小平打过交道。他很欣赏邓小平直率、洒脱的性格,对他的评价极高。他认为:“邓小平对中国的发展所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他所预期的目标都能够实现。很少有政治家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1982年基辛格访华的时候,邓小平没有带基辛格去庄重昂贵的国宾馆用餐,而是带他去了一家普通的餐馆吃火锅。

基辛格非常感动,事隔多年,他仍然记忆犹新。他回忆道:“邓小平把我当做了他的老朋友,很显然,那是一顿非常美好的工作餐。”

基辛格

一碗阳春面——邓小平在家里工作时的工作餐

邓小平在外面工作时,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要求,在家里也是实行勤俭节约的家风。

邓小平1975年复出之后,国务院后勤部门安排厨师管建平来给邓小平一家做饭。

当时,邓小平一家祖孙三代,有十几口人,邓小平严肃要求管建平按“四菜一汤”的标准做饭。在家里,邓小平教育年轻一辈不要浪费粮食,吃饭时不允许剩饭。

邓小平最喜欢的口味还是家乡的川菜。每道菜都喜欢搁点辣椒。喜欢吃水煮肉片和麻婆豆腐,不放辣椒的菜中,淮扬菜系中的红烧狮子头和大煮干丝也很对邓小平的胃口。

但无论做什么菜,“四菜一汤”的标准不能打破。每逢春节,邓小平会让厨师放假,自己亲自下厨给家人加个餐,很少有人知道,他做的醪糟鸡蛋和米粉肉做得还不错,有模有样。

邓小平嗑瓜子下酒

因为当时急需恢复国民经济,邓小平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下班后,还经常工作到深夜,熬夜时,每当肚子饿了,他不让去吵醒厨师,而是让身边的秘书去厨房下一碗阳春面充饥,阳春面也算得上是在家里的工作餐了吧。

邓小平一生俭朴,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要求。家里不多的积蓄,被他以“老共产党员”的名义捐给了“希望工程”。他把《邓小平文选》稿费,捐给了科技和教育事业,他的品德让人敬仰。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在北京因病逝世,巨星陨落,举国悲痛。“一人千古,千古一人”,也许是对他一生最好的总结和评价。

邓小平

勤俭节约是老一辈革命家普遍坚持的传统美德

和邓小平一样,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具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品德。他们从异常艰苦的岁月,一路走过来,通过奋斗建立了新中国。他们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革命成功后,他们依然不改本色。他们的许多事迹也广为传诵。

革命领袖毛主席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的生活俭朴,国家经济条件好的时候,他每顿饭有个有个蔬菜,有个肉菜,就很满足了。有一年的除夕夜,毛主席邀请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过年。

当天的年夜饭做了红烧肉、鱼头豆腐、腊肉、苦瓜、等几个菜和包了点三鲜馅饺子,加上二个中午的剩菜。这和普通老百姓家里的年夜饭没什么区别。

三年困难时期,毛主席主动戒掉了荤菜,每顿弄点辣椒、豆豉下饭。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是一名美食家。他喜欢吃“红烧狮子头”等淮扬菜。但在困难时期,他再也没有吃过这道菜。周总理平时的工作餐以小米粥、窝头为主。有一次请文艺界的青年座谈,到了饭点,大家肚子有点饿了,周总理找点花生米当工作餐来招待大家。

周总理

从工作餐上入手,来了解邓小平曲折辉煌的经历,学习他的丰功伟绩

邓小平1904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邓村。16岁赴法国勤工俭学,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战争年代,经历了严酷的考验,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也担任了重要领导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他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1952年,他进京任副总理。

社会动荡结束后,邓小平在1977年的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官复原职。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他是全世界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彻底改变了13亿中国人的生活和命运。带领我国进入了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

他的伟绩不胜枚举。首先,他带领中国人民统一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了民富国强。使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位居世界前列。其次,他建立了民主法制体系,依法治国,带头废除了领导终身制。

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了香港、澳门回收的难题。为实现祖国的统一指明了方向。最重要的是,他创造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对党和国家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正是因为经历了艰苦的生活磨难,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异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即使生活富裕了,也不会浪费、挥霍。

相对于他们的伟大功绩,吃个工作餐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是从这种小事上,体现出了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

邓小平

2020年,新一代中国领导集体作出了培养节约习惯,制止餐饮浪费的指示。

2021年,十三届人大第28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

一时间,“光盘行动”迅速在社会各界发扬开来。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护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也许是对邓小平老人俭朴工作餐最好的继承和发扬吧。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