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 jnd(普通工人转行工作当任正非说“把活下来作为纲领”时,普通打工人该怎么办?)
就这几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公司内部发表的文章中表示,全球经济将面临着衰退,华为应改变思路和经营方针,"2023年甚至到2025年,一定要把活下来作为最主要的纲领"。
一时间,"华为要把活下来作为主要纲领"冲上热搜。
这不算完,在此之后,大A股先扛不住了,周三的大A哗哗就下来了,还好后来往回涨了点。
这不是一个偶发事件,如果我们看看这段时间各家互联网公司的季度财报,你还会发现一个新亮点:居然大家开始盈利了。
最先发布Q2季度财报的快手盈利了,接下来可以看得到美团、B站……美股港股上的企业都得盈利。
原因很简单:资本没有耐心了。
在很多自媒体的眼里,资本是万恶之源。
我不太同意,之所以我们今天能够过上还不错的生活(相比改革开放前),能有一份吹着空调敲着电脑就能做的工作,很大程度上需要感谢资本。
是国际的资本流动,让加入WTO的中国老百姓,有机会凭借勤劳的双手,一定程度上致富了。
是资本投资的企业做出了一个个有趣的产品:微信、微博、知乎、B站、小红书……
这才有了我们这波自媒体人赖以为生的基础。
在如今的混乱的国际局势下,如今的资本很慌,想找一个稳定的投资方向。
所以,一众企业为了表示自己是稳定的,不得不开始放弃多年的不盈利策略,开始放弃增长速度,开始要利润。
那么,我们普通打工人怎么办?
一、增长周期岁数大一点的职场人,可能都能看到,和我们大A股的牛熊交替相似。
职场也是有周期的。
从上个世纪末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打击,但是差不多在3-4年之后,中国确定了加入WTO,来了一波职场大牛市,无数 500 强企业涌入中国市场,中国白领人才的薪水实现了质的突破。
当年,IBM、微软招人才,月薪都是上万的,须知那个年代,中国大部分打工人的月薪还是以几百为标准的。
外企带来的牛市持续到了2008年,在全球金融海啸之后,外企一直没有完全缓过气来。
但很幸运的,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新一波增长周期,在智能手机出现之前,上网的门槛挺高的,要有电脑,我是2001和2005年都买过电脑,一台 5000-6000打底,上网当时还是小众。
而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所有人拿着手机就能上网了,这一波红利,我们吃了接近 10 年。
好了,能上网的都上网了,上到70-980岁的爷爷奶奶们,下到中小学生如今都开始上网了,这波红利又没了。
下一波红利在哪里?有人说是汽车,有人说是眼镜,这个未来可以单独写一篇讨论。
但无论是什么产品,眼下,我们看不到下一个经济周期的影子——牛市不见了,熊市来了,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自己?
二、现金为王
很多人觉得 HR 是招聘的决定者。
2008年,金融海啸来临的时候,是加入WTO后,中国职场人第一次面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当时还是开心网盛行的时候,很多外企人在开心网里转这样一段日志:
《金融危机十项注意》
1: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不要转行,不要创业;
2:多备份几个自己可以去的公司职位;
3: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裁员往往从工资高的裁起;
4: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多介绍,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才会有朋友帮你;
5:存钱、买国债,或者双币存款,别买股票;
6:每月给父母寄钱,经济不好,越穷的人越不好过;
7:别买车;
8:危机的后期最难过,现在还没开始,别觉得自己很强;
9:别离婚,别生孩子;
10:就算还没感觉危机,也应该日子紧着过,用以前70%的钱过现在的日子。
如今看来,这些注意并不见得都对,但核心逻辑还是一致的——其实10条注意都在告诉我们做一件事:开源节流,现金为王。
这是企业正在做的事情,也是我们打工人需要跟进的事情。
今年,我们看到互联网的裁员潮,其实并不是说这些公司养不活这么多人,而是互联网企业们意识到,在现有的情况下,国家倡导回归主业,不需要那么多人开拓新业务,要想实现盈利,就需要做一定程度的人员缩减。
而我们打工人也需要缩减不必要的开支。
在我看来,日常的花销大约这样几种钱,需要一定程度维系:
第一种:生存&安全需求
刚需的钱,不得不花的钱,认。
比如,衣食住行。大环境不好的时候,我们不得不控制巨额但不紧迫的消费,比如买房、装修、旅行、奢侈品等,但该吃好点的,喝好点的,这些成本是不能省的。
刚刚给娃交了学费,虽然深感不值得,因为上学期都是在家里过的,在学校待的时间也就2周,但这种刚需消费,我是没法赖掉的。
第二种:自我提升需求
这笔钱未必一定需要花,如果决定花,就需要有论证,这钱花得有用。
最怕是“我感觉有必要读个XXX”,“看别人读了XXX挺高端的”,就拍板读书去了,却没有规划清楚,到底读书能怎么帮助自己?
读书,尤其是脱产读书,意味着财务上的牺牲,如果家里本来就不宽裕,东拼西凑拿一大笔钱去读书,准备毕其功于一役,读完书就能包打天下,平步青云,只能赢不能输,那我的建议还是算了,这书读了大概率你是会失望的。
史蒂芬·柯维在著作《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习惯:
以终为始。
同样是考研,有人做好细致的分析,确保毕业之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有人纯粹啃书,觉得只要考上了,未来就前途无量。
你觉得哪一种同学更有可能在毕业后拿到好机会?
未来不是水到渠成地铺好在我们面前。想要实现未来的转型,就必须以终为始,从结果倒推,提前规划好每一步。
第三种:社交需求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交是人类的本性,社交是安抚我们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的基础。
当然,在如今的现代社会,社交也为我们提供机会。
我在北京时会定期参加朋友组织的互联网圈子聚会,不同公司不同平台的打工人分享他们自己的经历和故事,其实为我提供了许多素材,同时我也见到现场就能聊出合作机会的案例。
但对于打工人来说,社交需求带来的收益是没法稳定评估的。那么花钱就得悠着点。
三、小心非核心团队节流的同时,我们要继续开源,至少本职工作要守住。2022年的今天,如果你在一个非核心部门,做的是一个非核心岗位工作,风险不小。原先“不关注边界”的大厂们,早就学乖了——开始停止扩张,裁撤非核心业务。如果不在核心业务团队,如果依然在烧钱,没有找到好的盈利模式,那始终有一把剑悬在头上。两周前,另一个小伙伴约我聊,他的情况也很类似。新媒体运营背景的他加入了一家行业里顶尖的互联网培训公司,负责新媒体营销,而这家公司最出名的恰恰是新媒体运营。本来是份很有前途的工作。然而互联网公司总喜欢让员工“拥抱变化”,急于抓现金流的公司安排他去做业务拓展,简而言之就是找到合适的自媒体,合作推广他们的课程。我问了他两个问题:这个工作对你个人的价值在哪里?这个工作的可取代性高吗?他很快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为公司做贡献的时候,别荒废了自己的职业规划。我给他的建议是:如果不能在核心部门待下,起码也要尽力加入核心的项目,始终给自己创造机会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这家公司,对于他来说——新媒体运营能力。2022年,留在公司成为核心业务的一份子,是更稳当的成长路径。但如果真的沦落到非核心团队,也别慌张,尽量参与一些重要的项目,在团队里刷刷脸,一方面争取未来有机会转岗,另外重要的项目往往没那么快被砍,还是能够苟一苟的。四、写在最后
周末去了影院,看了上海疫情后的第一场电影,选的是《小黄人》。
真的需要看一点开心的,缓解一下焦虑的情绪。
但是真没想到,周日下午这种黄金时间,世博源这种核心商圈,小黄人也不算是冷门电影吧。
我们一家三口,居然看了个包场……影院里冷清得感觉工作人员比客人多……事实上,大环境还没有明确好转。
人这一生总归会遇到几次金融危机,经济下滑的周期,很正常。
事实上,我们国家过去20年不间断的高速增长,放在全球来看,反而是很少见的。
如今,在看到下一个经济周期之前,我们能做的是打好手里的牌,手里是好牌的时候,别浪,稳稳地把握住机会。
而当我们手里是烂牌的时候,少输点,保持好心态,别掀桌子,别下牌桌,我们还有赢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