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员退休感言(退休普通工人自传一名铁路退休职工的故事)
在福建漳平的一家养老院里,住着一位名叫李修萍的老人,今年已经89岁高龄。老人退休前是一名铁路职工,还曾经是一名战士。
1948年,李修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让我们跟随这位耄耋老人,再次重温那段历史的烽火岁月,感悟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打倒国民党,解放全中国!”当时年仅17岁的李修萍紧随嘹亮的冲锋号跨上渡江的战船。炮火划破天空,李修萍和战友们乘坐的木排在火力交织的江面摇摆着,激起的巨浪几乎将他们掀翻,但他们没有退缩,用手和头盔做桨,奋力前行。
狡诈的敌人企图用长江天险阻挠战士们抢滩登陆,碉堡里的机枪喷射出密集的“火舌”。指导员牛得田带领着队伍用炸烂的船板做掩体,借助弹坑匍匐向前冲刺,成功夺取阵地。赶来的大部队先后解放了汉口、武昌和汉阳等地。
“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就是守护钢铁生命线!”说起入朝作战的经历,老人十分激动。铁路线是最重要的生命补给线,关系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与否。作为一名志愿军铁道兵,李修萍以手中的铁镐为武器,铺路架桥,保障物资供应。“在战场修建铁路极为困难,没有大型机械设备,只能靠人力。上百斤的枕木、千斤重的钢轨全都是战士们用肩膀扛起来的……”李修萍回忆着。
1954年,李修萍回到祖国,转业来到永安车辆段工作,成为一名铁路职工。当时的鹰厦线岭头区间坡道大、弯道急,该段决定组建岭头制动检修所,以保障列车平稳运行。
“上七下八”的大坡道带来的工作困难吓倒了许多职工,作为团支部书记的李修萍第一个站出来,在他的示范和带领下,一帮年轻职工纷纷主动申请加入。
当时使用的铸铁闸瓦一块就有18公斤重,班组6个人一晚上需要更换500多块。当大家累得快顶不住、想要放弃的时候,李修萍总是鼓励道:“同志们,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吗?想想我们在朝鲜战场上是如何挺过来的!”在他的带动下,岭头制动检修所的小伙子们全部坚持下来。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对得起党和人民的期望!”如今,每当有年轻的铁路职工看望李修萍时,老人都会拉着他们的手聊聊天,鼓励大家要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