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码农挣钱吗(码农普通工人码农=新生代农民工?)

最近,人社部一条“码农实锤”的新闻,不少互联网从业者纷纷点赞,我们来了解一下。一、码农到底算农民工?“农民工”这个称谓并不陌生,泛指户籍在农村的进城务工群体,有一段时间,不少人认为 “农民工”有明显的歧视感。不过,随着“绿水青山”政策,“农民”这个标签恐怕又迎来新的生机。“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概念,是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提出。后来,全国总工会将“新生代农民工”界定为——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这次人社部的新闻,引用的是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的报告,其中提到“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个描述让互联网从业者发现了亮点,自动代入“新生代农民工”。准确的说,“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从业者”不一定就是“码农”,标准的“码农”前提要有“农村户籍”,“城镇户口的互联网从业者”是不属于“新生代农民工”范畴的。二、“码农”有什么专属福利?国家是非常重视“农民工”的,除了中央每年一号文件(三农问题),国家相关部委对于“农民工就业、农民工权益保护”议题都放要在前排的。1、根治欠薪最典型的就是“根治欠薪”,因为前些年,全国各地农民工恶意欠薪问题较为严重,总理都要亲自帮忙讨薪。为了解决农民工讨薪问题,从治理层面,国务院上面有一个“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国家人社部、所有省级人社厅的下面开设一个“根治欠薪”工作组。在法律层面,全国人大2011年就通过刑法修正案,将恶意欠薪的罪名确定为“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罪名一旦成立,单位主管人员会被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后果严重的,判处3-7年,程度轻的,人社部有“曝光台”,国家征信平台可以设置“黑名单”。在“根治欠薪”普通用户界面,扫二维码就能进行欠薪举报,或者申请法律援助,走绿色通道。

总得来讲,国家“保护农民工基本权益”,堪比“打黑扫恶”的力度。

所以,大家谈到“码农”(新生代农民工),有些兴奋感是能够理解的。换句话说,如果码农们在互联网公司遇到“欠薪问题”,用“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讨薪,属于自带buff效果的。2、专项监测跟农民工相关的,国家统计局有两个专项调查:一是2008 年开始的农民工监测调查,侧重反映农民工的规模、流向和分布;二是2015 年开展的农民工市民化调查,针对农民工融入城镇程度的监测调查。这两项监测,调查范围都包括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科学采样,采用入户访问的形式。像农民工的监测调查,抽取全国约8500个村、8.5万户作为调查样本,按季度进行调查。每年4月份左右,国家统计局网站都会发布上一年度《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在报告中同时发布上一年度农民工市民化调查的结果。接下来,看一看最新的北京市《2020年新生代农民工监测报告》主要数据。三、北京新生代农民工数据1、年龄结构——平均年龄31.4岁2020年,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占比达到50.1%,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定义:80年代以后出生,年龄16周岁及以上,在北京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平均年龄31.4岁,比上年增加0.4岁,31-40岁的占比为57.9%,21-30岁的占比为39.9%,16-20岁的占比为2.2%。2、主要来源——河南河北占比49.6%北京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来自北京周边地区。其中,河北、河南两省占比最大,河北省占比为37.3%,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河南省占比为12.3%,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3、学历分布——大学本科占比22.2%北京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比为21.2%,比上年提高7.9个百分点。其中,大学本科学历的占比为20.0%,研究生学历的占比为1.2%。4、工作分布——码农大约占比7.9%在北京,从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生代农民工比例为7.9%,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在所有行业中增幅最大。其他前五位的行业,依次为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5、收入情况——月均收入6214元北京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6214元,比上年增加364元,66.5%月均收入在5000元及以上。(1)收入最高的是码农,月均10571北京新生代农民工中,收入最高的是码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月均收入10571元。其次是搬砖小哥(建筑业、装修业、制造业),月均收入6587元。其三,快递小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月均收入6489元。(2)灵活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6716元,劳动强度最高自营就业的北京新生代农民工(滴滴司机、自媒体等),月均收入6716元,比务工就业人员高568元。自营就业的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5天,每天工作9.5小时,分别比务工就业人员多0.9天和0.7小时。6、消费情况——户均消费42395元2020年,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家庭户均生活消费支出42395元,受疫情影响,比去年下降减少1833元。消费支出排在前三位的依次为:食品烟酒、居住、衣着及其他日用品和服务,分别为14032元、10861元和5141元。7、住房情况——租赁私房占60.5%北京新生代农民工主要以租赁私房为主,租赁私房的占60.5%。单位提供住房的占33.1%。单位提供住房,居住消费支出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对现在居住条件表示满意的占66.5%.8、业务时间——上网占60.1%北京新生代农民工业余时间的主要活动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上网、休息和朋友聚会,其中上网占60.1%。业余时间参加学习培训、读书的新生代农民工只占有3.8%和7.6%。三、全国农民工概况再来看一下全国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含传统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源自国家统计局的《2020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1、有多少人——全国农民工2.8亿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466万人),跨省流动农民工7052万人(疫情影响,比上年减少456万人)。主要定义:(1)农民工:指户籍仍在农村,年内在本地从事非农产业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2)本地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以内从业的农民工。(3)外出农民工:指在户籍所在乡镇地域外从业的农民工。2、从哪里来——沿海地区输出1亿人,占比35.4%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124万人,占总量35.4%,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447万人,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34万人,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55万人。地区定义:(1)东部地区(沿海):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0个省、直辖市。(2)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6省。(3)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4)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3个省。3、在哪里工作——江浙沪5179万人,珠三角4223万人,京津冀2076万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132万人,占总量的53%,其中,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076万人。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179万人,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223万人。在中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27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21.8%;在西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79万人,22.0%;在东北地区就业农民工853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3.0%。4、多大年纪——平均年龄为41.4岁全国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 40岁及以下占49.4%。50岁以上26.4%。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1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32.9%,50岁以上38.1%;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6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66.8%,50岁以上14.2%。5、什么学历——大专及以上占12.2%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55.4%,高中文化程度占16.7%,大专及以上占12.2%(约3400万)。对比的看,北京新生代农民工学历的确高——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21.2%。6、做什么工作——从事服务业占比51.5%从事第三产业(服务业)最多,比重为51.5%(1.4亿),其中,其他服务业(含企业服务)13.5%,约3600万,居民服务业12.5%,约3500万,批发和零售业12.2%,约3400万;酒店与餐饮业占比6.5%,约1800万。从事第二产业,制造业的比重为27.3%,约7500万,建筑业的比重为18.3%,约5100万。从事第一产业(农业),只有0.4%。7、收入怎么样——农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全国农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比上年增加110元。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4549元,比上年增加122元,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606元,比上年增加106元。在东部地区就业的月均收入4351元,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月均收入3866元,在西部地区就业的月均收入3808元,在东北地区就业的月均收入3574元。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月均收入4814元,从事建筑业月均收入4699元,从事制造业月均收入4096元;从事住宿餐饮业月均收入3358元,从事批发和零售业月均收入3532元。四、新生代农民工的共性问题回到新生代农民工话题,来看看他们都面临那些共性的问题。在2011年,新华社有一个小文章——“新生代农民工有六大问题亟待破解”。 我们发现,10年后,这六个问题依然有一些参考价值。1、整体收入偏低。据2010年调查,他们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仅为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同时也比传统农民工低167.2元。到了2020年,他们平均工资提高了不少,比如北京新生代农民工月均收入6214元,全国农民工平均工资4072元。当然,如果考虑通货膨胀、房价等因素,这是另外一个结果。2、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据2010年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为84.5%。合同签订质量较差,执行情况差。68.2%合同对于月工资数额没有具体约定。他们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同后,16.8%未持有正式的合同文本,这为他们与用人单位一旦发生争议时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埋下隐患。到2021年,国家人社部通过《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合同签署不是问题,问题还是在执行以及维权难度,这个是结构性问题。3、工作稳定性差。据2010年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工更换工作的平均次数为1.44次。且每年变换工作0.26次,是传统农民工的2.9倍。他们更倾向于采取主动与用人单位结束合同的行为。换工作中,88.2%主动提出结束合同。37.6%的主动辞职是因为工作“没什么发展前途”。同时,他们更换工作的意愿更强烈,19.2%的人表示近期有换工作的打算。职业发展空间小,无法满足实现自我发展的愿望,导致他们工作满意度较低。到2021年,这个应该没有什么变化。甚至随着互联网一波波浪潮,眼看楼起眼看楼塌,很多人的工作稳定性更差。4、社会保障水平偏低。据2010年调查,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为67.7%,77.4%、55.9%、70.3%、30.7%。总体看,他们的社会保险接续情况较差,对于所在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知情程度不高。到2021年,懒得去一一确认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保数据,肯定有大比重的提高,这点不容置疑,尽管,近几年多了很多灵活用工、自雇群体(快递小哥、滴滴司机)。5、职业安全隐患较多。2010年调查显示,36.5%的新生代农民工面临高温、低温作业问题,41.3%的人工作环境中存在噪音污染,36%的工作环境存在容易伤及肢体的机械故障隐患,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的为34.7%,其保护条件堪忧,职业病检查、安全培训落实较差。10年后,新生代农民工,传统制造业安全问题有很大的改善。现在职场面临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一些新的议题,比如遭受欺凌、性骚扰、猥亵等。6、企业人文关怀不到位。2010年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更渴望和企业能够紧紧相融。96.1%的人表示他们关心企业发展,但认为企业“不怎么关心”或“完全不关心”他们的达16.9%。他们认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关系不融洽的最主要原因是“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而传统农民工认为是“收入及福利待遇差距过大”。他们更渴望得到来自企业管理者的关怀和关注。这个问题,放在今天(2021年),依然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间。比如说,最近阿里事件背后,看似缺少“企业人文关怀”,实际也有“收入差距大、管理者不关心职工疾苦”的因素。最后给码农们一份“拒绝欠薪”的长图,万一有用呢。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