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青岛海尔员工待遇(青岛海尔普通工人工资青岛海尔4名员工因为午休睡觉竟然被开除,引发网友一致谴责)

201996日,青岛海尔集团4名员工因为午休在睡觉被开除上了热搜。根据员工的说法,海尔中午只有30分钟吃饭时间,有巡查人员检查不准午休。

很快海尔做出解释,说这4名被辞退员工是工作时间在公共接待场所睡觉,违反了公司的员工行为规范,按规定应该辞退,说公司的规定是11:30-13:00之间员工可自主安排就餐时间,而且还说从董事长到员工,同一个标准,一视同仁。

但海尔集团的说法并不能让网友信服,很多人在下面纷纷评论,指责海尔管理不人性化。主要观点有以下:

       海尔就是青岛第四人民监狱,规章制度太严格了,连午休都不可以,否则就会被开除。

       海尔总部大部分岗位真的工作强度很大,连生病都没时间去医院,而且加班没有加班费,有时候甚至在晚上八点之前下班会被通报批评。

       海尔从一流没落到今天不如格力、美的,原因就是不关心员工死活,又怎么会关心客户体验呢?

       男朋友在海尔上班,连中秋节、国庆节都还要加班,平时手机都是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有时候大冬天的半夜两三点都得起来去公司,真的没时间休息、谈恋爱,关键是工资还低。

       海尔有各种你想象不到的五花八门的办法逼走你。

       海尔就在我家门口,本地人没人说好的。

       从这些评论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在海尔工作过的员工在抱怨,主要都是要怨恨海尔的工作时间长,中午没有休息,规章制度很死板等。那我们应该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在网络上,很多网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海尔令人感到失望,企业光鲜的外表无法掩盖内在的衰落,就像是一艘巨轮,缓缓地下沉。这家企业虽然进入世界五百强,但基层员工却工资低,和青岛高昂的房价比,未来毫无希望。

海尔对员工的压榨太厉害了,很多人就是因为受不了而离职。

对于本案件的处理,从招聘人员的角度而言,四个员工的行为对企业没有造成损失及影响,一般通报批评即可,至于直接辞退估计海尔应该有其他考虑,也可能刚好这四个员工撞到枪口上杀鸡儆猴。

      因为午休被开除,很有可能是这四名员工熬夜加班,然后很累中午睡一下,海尔直接开除他们,感觉很变态。有人可能会说,会不会这几名员工真的是在工作时间睡觉,我认为,既然来管理这么严格的公司上班,谁没事敢明目张胆地睡觉呢?

     都什么年代了,还禁止午睡?

     从这些评论上看,大部分也是在谴责海尔的,认为海尔太不人道,对员工非常不友善。

     小编认为,海尔的规章制度太严格,其实是有它的原因的。海尔毕竟是一家制造企业,想要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就必须靠严格的管理,而且这么大的公司,肯定是需要条条框框来限制员工的行为了,否则就乱套了。至于员工的抱怨,也是有道理的,但其实也很普通没什么特别,毕竟制造型的企业,大多都是管理这么僵硬的。

     为什么这次事件会引起广泛关注呢?我认为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网友的期待值太高,把海尔这种制造型企业和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等这些新兴的明星互联网企业比较,后者需要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激发员工创新创造力,而前者需要的是苛刻的管理来保证产品的质量。其实海尔类似富士康,富士康的名声虽然不好,但却能制造出很多优秀的产品。

     其实海尔这种公司在中国制造类的企业还算好的,中国大部分中低端的工厂其实远不如海尔,很多小工厂的工作环境脏杂乱,工资也要少很多,但依然有很多人做。海尔的名气这么差,但很多人还是趋之若鹜,而很多工厂却抱怨招不到人,可见海尔相比之下还是不错的。因此实际上网友纷纷表达对海尔的不满,其实是在谴责中国的血汗工厂。在中国很多中小工厂,辱骂员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等都是常态。

     不过海尔如果继续这样下去,确实有可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为现在中国劳动者对工资、工作环境、福利等是要求越来越高,如果让他们经常抱怨,会提高离职率和找不到合适的优秀的人才。

     在中国,离职率高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工会没有发挥作用,无法代表员工集体和企业谈判,这样普通的员工遇到工作不满意,那么就只能离职去找下一家。

     关于海尔此次事件,小编也感觉有点吃惊。小编记得刚知道这家企业还是在高中的课本上接触到的,当时对它很崇拜。

    海尔的前身是青岛冰箱厂,当时是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1984年,张瑞敏出任总厂厂长和德国的利勃海尔企业合作,引进了生产冰箱的流水线,创办了海尔。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

    那时课本记录的是这么一个知名故事:

1985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量问题。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有缺陷的冰箱还有76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的员工。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出了有悖常理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76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来砸!

当时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候别说毁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的!如此糟践,员工们都很难受,当时甚至连海尔的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次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76台,明天就可以是760台、7600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此张瑞敏选择了不变初衷!

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76台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已经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

2002年,电影《首席执行官》上映,就以海尔企业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为原型创作,讲述了一个企业家的奋斗故事。

质量成就了海尔,当年海尔这么重视质量,是非常超前的,要知道,当时中国的各种物资短缺,产品一生产出来,再差也有人要,很多企业根本就不管质量。而海尔却从一开始就重视质量,就算是放在今天,依然是非常领先的,现在中国大部分中小工厂对质量的要求就不严格,只要能卖出去,就不会管这么多。

后来海尔集团还制作了动画片《海尔兄弟》进行营销。

总的来说,海尔是一家卓越的企业。201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到达2661亿元。根据2019年世界五百强排行榜,海尔排名第448位,营业额是277.1亿美元,净利润是11.25亿美元。

不过和中国另外两家家电企业比较,海尔近年来发展得慢些。2019年,美的在世界五百强排名第312位,营业额是395.8亿美元,净利润是30.6亿美元,格力的排名是第414位,营业额是302.4亿美元,净利润是39.6亿美元。

现在海尔集团下面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青岛海尔和海尔电器,其中青岛海尔负责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等,比如冰箱空调洗衣机彩电等,海尔电器负责产品的销售和服务,比如物流、专卖店、售后服务等。

截至20191020日,海尔电器市值是587.71亿,海尔智家的市值是986.48亿元。而格力的市值是3477.09亿元,美的的市值是3678.31亿元,都是海尔的两倍多。

因此海尔现在落后格力和美的,小编认为,主要是其创始人和高层管理已经老了,有点跟不上这个互联网时代。海尔的创始人张瑞敏是1949年出生的,现在已经70岁了,虽然也在谈互联网思维,但管理依然是过去的一套。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