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热射病能不能治好(普通工人死亡率警惕!热射病死亡率最高可达80%,数位园林工人“热”进ICU)

近日,南方多省持续高温,多地出现热射病病例,该病致死率高达70%至80%。因年龄普遍偏高、劳动强度大,且工作环境高温高湿,一线园林工人成为热射病的潜在高发人群。

园林工人要警惕了

园林工人“热”进ICU(重症监护室),今年已经出现数个病例。

7月13日早上6点半,江苏省南通市一位绿化工人邵先生正在清理花圃中的杂草,突然出现头晕、胸闷的症状,工友们立刻拨打120,紧接着他就被送进医院,被确诊为热射病,并挂上了呼吸机。据医师介绍,热射病属于重度中暑,极易引发多器官衰竭,救治不及时的话,死亡率较高。

7月11日,安徽合肥一位60岁的绿化养护工人,也因中暑而昏迷,经检查后被诊断为热射病,被送进ICU接受治疗。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一位主治医师介绍,70%以上的热射病患者为建筑工人、环卫、交警等户外工作者,而每一位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点:体温超过40摄氏度。

专家提示,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很多人以体感温度为参考,因而忽视了身体的实际承受能力,造成重度中暑,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热射病。

比如同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医的70岁的马先生,据其家人介绍,7月12日中午时分,他在户外溜达活动了一圈,忽然体温高热,意识不清,被紧急送医,目前也在ICU治疗。

室内也会得热射病

实际上,并非只有户外工作者有患病可能。

7月16日上午,江西鹰潭一位57岁女性被紧急送进ICU,确诊为热射病。她早晨一直没有起床,被家人发现时已昏迷,原因就是睡觉时室内温度过高。鹰潭市人民医院一位副主任医师介绍,这是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

专家指出,有两类人比较容易患病。一类是体温调节能力不足的老年人、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的儿童,另一类是需要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或在高温下进行剧烈运动的人员。

据此分类,热射病有两种类型,包括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导致的是经典型热射病;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这种叫劳力型热射病。

国家卫健委关于热射病的指导文章

几个误区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医生指出,人们对中暑存在两个误区,造成了热射病的高发。

误区一:中暑很常见,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如果中暑后还继续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就有可能发展成热射病,一旦发病即进入昏迷状态,随时可能危及生命。

误区二:中暑是小病,自行在家就能处置痊愈。

关于急救方法,也有两个误区需要避免:其一,一般人会采用刮痧、喝藿香正气水等方式治疗,但这些措施反而容易造成延误就医,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其二,敷冰块、泡冷水的方式会导致血管收缩,不仅无法顺利散热,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急症。

如何界定热射病和普通中暑?看下图。

中暑类型及其主要症状

应对热射病这样做

一般情况下,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的病人经过现场救护即可恢复正常,所以遇到中暑不要过于慌张,应实施以下急救方法。 

一移:迅速将患者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

二敷:头部先用温水敷,后改为用冷水、冰水敷。

三饮:饮用含盐饮料,及时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同时补充部分无机盐。

四擦:可用冷水或冰水擦浴至皮肤发红。

当中暑者体温高达40℃以上,出现昏迷、抽搐等症状时,尤其是热射病患者的救治,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1.快速、有效、持续降温;

2.迅速补充液体,要静脉补液,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

3.控制躁动和抽搐;

4.翻转患者身体使其侧躺,避免呕吐物堵塞口鼻。

专家还建议,对于热射病,应以预防为主。预防措施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尽量不要呆在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

2.及时关注身体的预警信号,采取相应措施改善自身状况。一旦发现中暑症状,如头晕、头痛、体温持续升高、皮肤发红、呼吸浅快、恶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等,请及时就医。

3.长期处于高温(高湿)及不通风的环境,或高强度劳动状态下,应常备风扇、空调、含盐饮料或水、凉湿毛巾等物资。

最后,提醒园林工人、苗圃工作人员,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及身体状况,建立健全高温紧急预案,身体异常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本文图片均截取自网络)

关注“中国花卉报”视频号

编辑:李颖  制作:齐齐广ADVERTISEMENT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