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假设一个主机的ip地址为192.168.5.121(CCCP普通工人的生活假设一个普通人,出生在1930年的苏联,爸爸是普通工人,妈妈集体农庄里种地,他这一生可能会遇到什么?)

实际上那个时代有很多很多的细节可以去复原,也可以做许多幻想(比方说《超人:红色之子》漫画)。但我在此处提到的是大家都会想到的一件事——卫国战争。或许在战争爆发的前十年,这一家人会像绝大多数人一样经历五年计划和农业集体化的迅速崛起和扩展,会见到一个落后国家是如何变为欧洲第一工业国的(此处也不展开剪刀差问题)。这个孩子的母亲,可能她在乌克兰的娘家会过得不太好,有可能会为国家的工业化付出牺牲,但也很有可能正常地生活。孩子的父亲,可能会参与建设一个又一个新的工厂并在其中工作,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他可能参加了包括但不限于基础设施、资源开采、机械制造维修、国防工业等诸多工种的工作,可能会成为一位先进生产者、劳动模范。这个孩子自己,则会享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带来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义务教育和补贴。当然此处也可以走极端,母亲在乌克兰的粮食危机中没能挺过去,父亲在工业建设中积劳成疾或者出了意外而去世,这时候契卡会收养这个孩子将其抚养长大。

但一切的可能,都会因为法西斯的到来而收束。这个孩子会目睹到气氛的日益紧张,会听到敬爱的斯大林同志虽然拖着略显疲惫的声音,但仍在尽力鼓舞人民,并且表示自己绝不会离开莫斯科。然后这个孩子开始看到身边的一切都为了前线而动起来了,先是那些年长他十岁左右的哥哥姐姐们,他们是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第一代年轻人,他们响应社会主义祖国的号召走上了抗击法西斯的战场;然后是他的父辈们,一开始只是增加了在工厂里的劳动时间,加班加点为前线生产,后来某一天他们也离开工厂走向了战场,取而代之的是孩子的母亲,妇女同志们接替了她们丈夫在工厂里的工作;再后来的某一天,工厂里的母亲们和姐姐们也上了战场,为保护她们的儿女和弟弟妹妹们而战斗;最终,在战争接近尾声的时候,稚气未脱的孩子也拿起枪走上了战场……

最后我们知道了,苏联在送法西斯下地狱的过程中,20-40岁的一代人几乎牺牲殆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主人公在战争胜利后回到故乡,几乎见不到任何同龄人了。

结局一:

爸爸和妈妈都回来了,他们穿着红军或红海军的军装。与和平年代的军人不同的是,他们胸前多了许多勋章。可能有保卫莫斯科、保卫斯大林格勒、保卫库尔斯克突出部、保卫列宁格勒、保卫塞瓦斯拖波尔、保卫敖德萨……当然,最醒目的一定是那枚全身金黄的,刻着斯大林爷爷头像的“伟大卫国战争战胜德国勋章”。他们还可能因为作战英勇荣膺列宁勋章甚至“社会主义劳动英雄”金星勋章。这个孩子后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或是继续服役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或是复员建设共产主义事业。

结局二:

战争的残酷远超人们的想象,父亲再也没有回来,甚至不知道在哪里牺牲,很有可能长眠在某个无名烈士墓里,唯一能让人们所铭记的形象就是陵园里高耸的烈士纪念雕像。又或许父亲牺牲的消息传回了故乡,母亲为了给丈夫报仇,更为了保护自己尚未成年的孩子,毅然走上了战场,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女战士,但也可能在某次战斗中倒下。最后,孩子已经几乎见不到和父母同辈的人了,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红军原则上是不允许未成年的孩子入伍的,但苏维埃联盟在抵抗中已经失去了太多的中坚力量,同时他们也不能拒绝一个孩子为父母报仇的请求。孩子很快成长为一名战士,他入伍时,胜利的曙光已经初现,他不仅解放了父母曾固守的城市,还把敌人赶到了国境之外。他经历了巴格拉季昂的势如破竹摧枯拉朽,也经历了被东欧各国人民夹道欢迎的喜悦。他也可能走过了维斯瓦河、奥得河……在最后一战里,孩子走到了敌人的心脏——柏林,他或许在地面上昂首,看到了战友们把红旗树立在楼顶,又或许他自己就是那个旗手。在柏林街头,孩子注视着一队队投降的德军从他面前走过,让他觉得意料之外而又情理之中的是,敌人的队伍里也有孩子,甚至年龄比他还要小。东线的战场,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烈度最高的战场,动辄数百万人的绞杀和数十万人的牺牲已然是常态。经历过战争的人,往往会倍加珍爱和平。

数十年后:

孩子也垂垂老矣,他如今也有了儿女和孙辈。又是一个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他在孩子们的陪伴下来到红场。虽然解甲归田多年,但他从来不让人碰自己的军装和勋章,哪怕只是清理清理上面的浮灰都不行。眼前走过的,是相比往昔更加强大的军队,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列宁墓,走过身披戎装的朱可夫元帅的雕像。这些小伙子们和小姑娘们,他们有着更先进的武器,更好的条件,但似乎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可能是少了对残酷和牺牲的认知吧。但自己这代人浴血奋战不就是让后人不再经历战争的痛苦吗?想到这里,老人释然了。阅兵之后,他来到了父母的墓前,向自己的后辈们叙说起父母在建设年代和战争年代的功绩,他并不是想夸耀什么,因为那个年代无数的建设者和战士都是这样,他只是觉得有些记忆不应该被忘却。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