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55年前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三线建设者陈冬梅自传(连载一)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题记 ——三线的那些事

作者:陈冬梅

“三线”建设的那段历史,是建国后时间跨度最长、经历了三个五年计划,动员人口最广、最多,涉及全国十三个省、近百万工程技术人员、青年学子、技术工人和当地民工的一次举世独有的伟大壮举。

唱着歌踏上“三线”建设热土

1966年6月8日,对我们陕西铜川煤炭技术学校的同学来讲,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我们离开了母校,来到六盘水,参与了轰轰烈烈的大“三线”建设。48年后的6月8日,铜川煤校的同学们从祖国各地聚首六盘水——相聚在我们为之奋斗大半生的地方。当时隔多年我们终于再见面时,每个人都不由得发出内心的感慨!老了!都老了!!我们的青春早已逝去。眼前,我的这些同学们一个个满头银发,岁月的皱纹爬满双颊,身体已不再挺拔……想想这一路走过的岁月,心中五味俱全,思绪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的年代。

上世纪六十年代,党中央号召全国各地(指全国一线、二线地区)积极动员,调动一切力量支援“三线”建设,当时的口号是“好人好马上‘三线’”。在祖国的召唤下,各行各业全力以赴,尤其是以能源、军工、钢铁、交通等方面的大批技术骨干、青年学子组成的百万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涌向“三线”——奔赴祖国的西部,担负起了修铁路、打油井、开煤矿、架电线、建焦炉、办工厂等开天辟地的繁重任务。大家怀着一颗火红的心,义无反顾地到荒山野岭艰苦创业,从此拉开了“三线”建设的大幕。

当时“三线”地属祖国西部,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山路陡峭,一片荒凉,交通十分落后,没有火车(梅花山隧道刚刚打通,还未正式通车),汽车也很少见到。因为当时“三线”建设属于起步初期,条件十分艰苦,困难重重,组织上要求最好是单身前往(这样在住宿上就好安排), 所以第一二批(也就是1964、1965、1966年)来的先行者都是只身到了“三线”。也就是在这个档口,我们陕西铜川煤炭技术学校的160余名同学在校长李学堂和两位老师的亲自护送下,怀着当时煤炭部领导的殷切希望,毅然走出家门,第一次离开父母、亲人,于1966年6月8日离开母校,登上南下的火车,一路劳顿、颠簸。经过数日,最终来到祖国大西南一隅——盘县,汇入了“三线”建设大军的洪流。

那时我们都只有20来岁,天真、无邪、活泼、奔放,活力四射,大家一路高歌:“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正是这首歌伴随着我们度过了“三线”建设初期最艰苦的岁月。想起来也是历史的巧合,解放初,我们的父辈为建设大西北到了陕西,20年后我们为了建设大“三线”来到大西南。

大西南当时被中央确定为祖国深远战略的后方,其战略地位可见一斑。为了保密:决定以“大兴农垦局”作为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称谓;煤炭企业以“农场”、钢铁企业以“林场”冠名。

正当我们信心满满,豪情满怀地向目的地盘县赶赴的途中,也就是在沾益火车站,护送我们的校长和老师却被红卫兵造反派带走了,说他们是走资派。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盛行。就这样,我们这批从未离开过家和亲人的孩子们被抛在了举目无亲的陌生地——沾益。后经周折,才有人将我们这批学生娃带到了盘县,一个当时在地图上还找不到的地方。

盘县是一个很小的县城,土地贫瘠,人烟稀少,虽然建国已17年,但当地群众的生活十分清贫。见我们到来,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满是惊慌、怀疑的目光审视着我们……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们才慢慢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当地老乡住在用茅草搭起的小“屋”里,“屋”内空空荡荡,四面透风、透亮,只有“屋”中央用石头垒起的小火堆给这个“家”增添了一点生机和暖意。全家人围火而坐,火堆上烧烤着土豆,这就是全家人常年的口粮。火堆上方架一口铁锅,锅内煮着野菜和少量玉米碴,锅的上方吊着一个用布裹几层的盐袋(当地老乡称盐巴),每当锅里的“饭”煮好时就将盐巴袋拉下来在锅内转两圈,这便是最好的调味品。据当地老乡讲,解放初只要谁家有十斤盐巴,就是最富有的首户(就是当时我们食用的盐,当地还买不到,要到昆明、贵阳去买)。一家人没有一件完整像样的衣服……这种困难、落后、窘迫可想而知。整个盘县只有一条通往城里的土路很窄很窄。晴天灰蒙蒙,雨天泥浆浆,一年365天有一多半时间都在下雨,阴冷、潮湿……冬季漫长,天下着我们从未见过的冰雨,漫山遍野亮晶晶的,像镜子一样,走在上面很滑很滑……

我和同学们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下被留了下来,也正是从那时起与盘县结下了剪不断的情缘。当时,我们也曾痛哭过、懊悔过、彷徨过……毕竟我们当时还都是孩子,涉世太浅。没有经历过这样的艰难。但可喜的是,我们最终战胜了自我,拼上青春和一腔热血留了下来,留在了盘县,留在了“三线”,留在了盘县这个当时在地图上都很难寻觅的地方。

学生娃穿上戎装就是战士

让我最为兴奋和终生难忘的是,我们这批同学经过层层政审,从1966年7月15日陆续穿上戎装,终于在1966年8月1日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41支队的一名战士。后来才知道,这是以组建基本建设工程兵加快“三线”建设进度的国家战略部署,为的是提高战斗力、加快建设速度的又一举措。8月1日,我们在盘县瓦厂召开了41支队成立大会,会上一片欢腾:“入伍了,我们当兵了……”在当时能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是每个年轻人的崇高理想,那一刻的兴奋、激动令我至今难忘!

基本建设工程兵41支队(师级)下属有7个大队(团级)和10个独立区队(营级),共计11366人,主要承担盘县矿区矿井和地面建筑、道路交通施工,包括当时的火铺、老屋基、月亮田、土城等4对矿井的基本建设。41支队的人员,从1965年筹备到1972年外撤,一直到1975年大部分调离,这十年间他们完成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41支队也可以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又一创举,其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彰显它的作用。

41支队成立大会后,同学们身着戎装,变成了战友,奔赴各自的团队,开始了新的军旅生涯。由于交通不便,加上各自工作繁忙,联系见面的机会很少。我和爱人汤群同被分配到41支队48分队(当时在三脚树)。从那时起,我俩携手度过了“三线”建设初期的最苦岁月,其中的酸、甜、苦、辣至今终生难忘。

作为一名军人,服从命令是我们的天职,首长一声令下,接受任务,领命前往,毫不含糊,坚决完成任务是必须的。记得有一次我领命上山放线,为了完成任务,将几十斤重的电缆线背在肩上,但是却一不小心踩滑了,整个人从山顶随着电缆一同滚下山去……

每天一身泥,一身汗,军装都浸透了,碰破皮、流点血、受些伤,这些对于我们满怀着革命热情的年轻战士们来讲算不了什么,我和战友们从未喊过一声苦,大家一起将成吨的电线、铁塔支架架在了矿区的崇山峻岭之间……那时真是少年不知苦和累,因为年轻就是我们的本钱。当时我们的口号就是:“呼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党指向哪我们就冲向哪,无怨无悔,为祖国,为“三线”奉献全部的青春和热血是每位“三线”战士的心愿。

那是一座矗立在三脚树营区的一栋半永久式的厂房,厂房内二十余台机床一字摆开,还有其它铣床、钻床、磨床……将宽大的机房排布的满满当当。

每日源源不断搬运进来的半成品和极待加工的零部件堆积如山。记得当时是建井的初期,需要大量成吨的井下基建专用的茅拉杆,任务下达后,战友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每天将加工好的茅拉杆迅速运往各个矿区,又将成吨的原料拉进车间,车间每天都是车床飞转、机器轰鸣,马达阵阵响彻整个山谷,仅每天加工的铁屑钢丝就填满了营区旁的一个山谷,厂房内的标语上写着:“苦干加巧干,争分夺秒抢时间,早日建好大三线!让毛主席睡一个安稳的好觉。”这些豪言壮语也成了全体指战员的誓言。

营区内车、电、钳、铆、锻、焊,工种齐全诸多,环环相扣,大多数指战员没有明确分工,只要你能干,就去争着干。完成任务是命令,把好质量是生命,早就溶入每个指战员的心间。

当时“三线”建设急需的大批材料、设备、物资都须尽快运到施工现场,运输工具奇缺,加上道路不通,怎么办?一句话:“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回忆当时堆积如山的材料、物资、设备全部靠每个指战员手提、肩扛、马拉人驮,用最原始的办法,将成千上万吨的物资运到矿井、厂房、工作现场……所有的劳动现场红旗招展,口号震天,欢笑声和劳动号子交相呼应响彻整个盘县上空,回忆那种激动人心的劳动场面,至今仍然让人激动不已。

一天的劳累结束后,晚上大家回到营地钻进自己动手搭建的干打垒茅草棚或油毡棚内,大通铺,每间可住二三十人,男女分住,即使已婚的夫妻也同样分开住进工棚。两年后夫妻才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一间只能搭一张床的“屋”,不过这在当时那种艰苦条件下已经很不错了,同志们也都很知足。那时没有洗澡的地方,热水很少,大部分都用凉水,记得我们营部下方100米处有一条江,那里便成了大家经常洗漱的唯一去处,可见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

每个星期,我们还不定期地搞夜间拉练和紧急集合。因为很多同志都是从企业、学校来的,从未参加过军训,更未参加过夜训。但作为部队的一名战斗员,就必须接受部队的各种训练,工作任务不忙时,支队就组织大家军训,提高大家的军事素质,所以常规训练便成了所有人员的必修课。刚开始时,同志们都不适应,坚持不下来,出过很多洋相,夜间拉练掉队的人很多,各种狼狈相都会出现,这让带队训练我们的铁道兵首长哭笑不得。记得有一次夜间拉练,天下着大雨,有位姓王的师傅是近视眼。其实当时部队有部分随军的师傅,他们可以不参加训练,但是这些师傅都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每一次部队的各种训练,在行军的过程中误认为前方的石头是人,结果撞了上去,当时眼镜都被撞坏了。失去眼镜的他,只好紧紧拉着前面同志的背包带,坚持拉练不掉队……拉练结束时,天已快亮了,同志们全身都被雨水、汗水浸透。回连队后,炊事班的同志早已为我们煮好了姜汤,送到大家面前。一碗姜汤下肚,一夜的辛苦也就都忘记了……

(未完待续)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