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人才进企业(普通工人和5点告诉你,“普通员工”和“一流人才”都有哪些区别?)
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不可否认,职场上的确有一批混吃等死的咸鱼,整天靠着“熬时间”来混日子。但我们大多数人,还是希望能够做出一番职场成就,在有限的人生里体现出更高的价值,成为企业看重的“一流人才”。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很多时候“佛系”和“淡泊名利”都是假的,懒才是真的。况且真想要摆脱“普通员工”的标签,就连勤奋也不能包治百病。
“保持自律和勤奋就可以了”,这个说法恐怕只存在于鸡汤文学中。苦劳的时代早已过去,庸庸碌碌和勤勤恳恳并不完全对立矛盾。
职场上,如果人人都在挥汗如雨地搬砖,要怎么样才能“搬到金砖”呢?究竟要如何做,才能摆脱平庸,成为“一流人才”,靠近那些年薪百万的“职场大神”呢?
下面就来悄悄告诉大家,几乎在所有的“职场大神”身上,都具备以下五个特质:
1、具备目标管理和结果思维。
“一流人才”,永远不会相信“过程比结果重要”这样的鬼话。
过程固然重要,没有人可以跨过过程得到任何东西,无论是成就、热爱、认可还是经验积累。
但是在职场中,关键不在于付出多少和怎样付出。衡量价值的,永远是目标和结果,否则就容易陷入“伪努力”和“伪忙碌”的误区中。
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这是“普通员工”与“一流人才”的本质区别。
那么究竟如何制定目标,建议可以来参考阿里巴巴的一贯做法。他们会使用“SMART”法则来协助,制定一个有实操价值的目标。
有了目标后,还要注重对结果的把控。
比如,“普通员工”认为仅仅按领导要求发送了邮件就算结果,他会对领导说,“我已经按照你说的做了呀,你还想让我做什么?”
但对“一流人才”来说,发送邮件,得到邮件反馈结果,深度分析复盘出反馈的原因,给出解决方案并传达给老板,得到领导的下一步指示,并将全过程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这才叫做结果。
目标能否实现,结果是否达成,这是一流员工会持续思考的问题。
2、懂得定期检查且展示工作成果。
可以说,如果将工作成果绘制成地图,就是你的赫赫战功。
那么这张地图要如何绘制,是需要在经常检查和复盘的过程中,做出科学规划的。“普通员工”觉得事情完成了就算了,“一流人才”则喜欢反复分析与琢磨背后的规律。
薪职网的一位客户董小姐,入职某知名企业仅仅半年时间就升职加薪,像开挂了一样。在反馈的过程中,她提到一个有趣的说法,就是每个月做一次“结果回顾”。
她说,这可以让你清晰看到,自己究竟是在不断循环某一项单一成果,还是在开疆拓土,并因此及早做出目标调整和优化。
当然,调整优化完毕后,还要学会将成果展示出来。
职场上,只有被“看到”,你的“做到”才有意义,也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
3、知道自己的长期贡献区在哪里。
职场充满变幻莫测,我们都难免遇到工作变动、职位调整等情况。很多“普通员工”会在这个颠沛流离的过程中方寸大乱,胡乱选择,毫无章法。
而“一流人才”的杀手锏,就是知道自己的长期贡献区在哪里。
他们对自己非常了解,知道哪些长处需要不断放大,那些经验需要不断累加。无论主业还是副业,无论在职还是跳槽,他们做出的选择和努力都会围绕这一认知,绝不偏离。
因此,“一流人才”获得增值,“普通员工”面临消耗。
4、懂得向上管理。
“普通员工”将自己视为被管理者,等待安排任务、等待考核、等待被定义,等待机会,所以处境常常是被动的。
有时候,他们会误以为讨好老板才会获得机会,其实根本不会。
“一流人才”,都是向上管理的高手。
他们懂得老板的需求,知道他要做什么?想要怎样做?目前压力来自于哪里?优势在哪里?自己如何帮助他达成目标?
所以,“一流人才”可以做到老板想做的事情,可以补足他的短板,甚至可以管理老板对自己的期待值,最后形成互相成就的关系,理所应当地拿到最好的职场资源。
他们懂得将自己的个人目标,与老板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市场目标完美结合在一起。
这样的员工,他们表面上是在管理老板,实际上是在管理自己的职场资源。
5、合理安排精力与时间,保证身心健康。
事实上,每个职场精英都是精力与时间的管理高手。他们从来不拼蛮力,拼的是方法和思维。
“普通员工”高喊自律勤奋,在各种群里疯狂打卡,购买各种心灵鸡汤,流连于低质量的社交关系当中。最后把自己弄得很累,很焦虑,也不见得取得好的效果。这其实是一种“扭曲的勤奋”,也是一种“貌似充实的庸碌”。
“一流人才”不会刻意为难自己,他们适度锻炼身体,安排饮食,控制情绪,摒弃低质量社交,将更多时间放在提升自己和愉悦自己两件事情上。
他们懂得,在职场上,透支热爱和透支健康都是最可怕的事。
写在最后
行走江湖,方向很重要。
每个人都想成为强者,但年薪百万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到达。“普通员工”与“一流人才”的本质区别,不在于智商,也不在于学历,而是一种系统思考能力。他们的视野更远,心胸更宽,行动更精准。如果想要获得职场的迁跃,需要深入学习和思考这五种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