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中国乳业巨头是谁(辉山乳业普通工人工资是时候给中国乳企人一个头条了)

文 | 纳兰醉天

你这辈子有没有为别人拼过命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通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抗“疫”成功似乎越来越近。在这场战”疫”中,我们有痛苦,也有坚强和温暖。

在这个过程中,有这样一个行业,他们亏着最多的钱,却贡献了最大的力量,他们左肩扛着产业链上的上游企业,右肩担着下游的经销商们;背上背负着公司的员工,还要用胸膛抵挡着“疫情”的冲击——他们就是中国的乳企。在他们身边,还会时不时扔来几个炮弹说:“牛奶是伪虚求,他们捐的是要过期的奶”。

虽然,乳企人的心是寒的,但他们的行动却是热的。

01

这次疫情中,最为人“吃惊”的是辉山乳业。

他们捐赠的奶箱上印着一句:“牛奶是捐的,随便喝;医生是借的,还回来时一个都不能少”。于是,这家乳企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线。多少人惊呼:“这家企业现在还活着嘛?不是已经被浑水作空,快死了嘛?”

是的,有些企业光活下去就已拼尽全力。可当别人比他们更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还是会把自己部分的生存空间拿一部分出来帮你。

辉山乳业前后捐了七批奶,公司高层捐款20万元,这个数据虽不算亮眼,但捐赠的背后是这家公司前几个月才被强制退市(2019年12月底)——一个有着70余年历史的企业,如今连人员工资都很难结算。

另一家同样来自东北的乳企、飞鹤乳业在本次疫情中,成为第一家捐赠1亿元的奶粉企业。在全国陆续爆出宝宝要断粮、正是飞鹤“挣大钱”的时候,飞鹤再度捐出1亿元的奶粉,保证中国宝宝不断粮。可在这样的捐赠背后,是飞鹤从港股上市后便不断被浑水做空,对,就是那个做空了辉山乳业的公司。

每次,飞鹤的财报出来后,都会遭到多方质疑,除了有浑水这样的专业做空机构,还有中国部分人对我国乳企“天然”的不信任,甚至很多人说,为何浑水只做空飞鹤,为何飞鹤能成为奶粉第一品牌,飞鹤的回应是不是玻璃心。

除了这些做空的指控外,再有就是股市开盘后,多数中国企业的股价大幅度暴跌,这一亿元人民币其实够飞鹤抵挡一段“寒冬时间”。可“虽千万人,吾独往矣”。或许,正是这样的气魄,让飞鹤能够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成为中国奶粉第一品牌。“如果你选择了地平线,留给世界的便只能是背影”。

另一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是贝因美奶粉。

最近这几年,贝因美一直陷于“摘帽子”的困境中。2018年,贝因美请来行业知名职业经理人包秀飞后,终于保牌成功。虽然贝因美不会被退市,但企业的发展不可谓不艰难。2019年,也没到扭亏为盈的地步,可在武汉封城后,贝因美第一时间捐赠百万的成人奶粉,并且开通了“24小时免费咨询医生”。当全中国的医生都在为“疫情”努力的时候,贝因美想到了那些抵抗力更差的婴幼儿。

02

这个春节,损失最重的就是做礼品消费的厂家和经销商了。

不过,快消企业的产品大多有一年至两年的保质期,大可以让经销商卖到中秋节,而乳制品的保质期就短了很多,保质期半年的就算长的了,甚至还有很多产品保质期是30天。春节期间不卖,等着他们的就是亏损。

以河南区域为例,伊利的春节目标26亿,蒙牛的目标与这个也差不了多少,两个企业加起来,一个春节的销售额是很多快消企业一年的销量都无法达到的数字。可今年春节,这两家企业的动销只在三成左右。

对于这两家志在双千亿的企业来说,这次疫情虽然对他们来说,伤不到筋骨,但也不是“小伤”。这次疫情中,伊利、蒙牛还有光明,这三大巨头,真的撑起了“中国良心企业”,不仅为疫情贡献了自己力量,更是把整个乳制品行业链的上万人扛在了自己身上。

这三家企业中,争议最大的便是蒙牛了。蒙牛的捐赠分两部分,一部分现金、一部分实物——蒙牛捐赠了价值6.6亿元的奶给全国的医院。很多人笑蒙牛是把卖不出去的产品捐了出去。

但老纳认为,没有真正大爱的企业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的。我们先说捐赠的产品日期,蒙牛有明确的保质期,不可能捐临近保质期的产品;第二,捐的产品是高价值、高营养产品,以特仑苏为代表。且蒙牛捐赠的产品是以出厂价捐赠,并非终端零售价;第三,对各区域医院的捐赠,捐容易,但送货不容易。

年前,老纳曾跟某企业高管聊天,提及捐赠事宜。该企业高管说:“想捐,但没有人配送,太危险了,员工也不太想冒险,况且公司也无法承担风险”。说实话,这样的担心,每个企业都有,每个人都有。有些事儿我们事后觉得做英雄很容易,但真要“逆行”的时候,至少,老纳这样的平凡人是做不到的。

但,蒙牛的员工做到了,并且完成的相当成功。“喝牛奶,提高身体免疫力”,虽然他们不如战斗在一线的护士那样英勇,但他们也是这场战疫中的“逆行者”。

另一家乳企伊利,在本次“疫情”中除了捐钱捐物外,还表现的很细致,甚至可以说是全方位,面面俱到。

一线医护人员因为口罩勒耳朵,一天下来,耳朵几乎都失去知觉。于是,伊利向医院捐赠了一万五千个牛奶的提手,并温情地写到:“你们撑起希望,让我替你撑一会儿耳朵”。

当很多奶农因为道路不通,送不出去奶,很多奶都只能倒掉时。伊利和光明给奶农的承诺都是:不会拒收一滴奶,压力都是自己抗。不仅如此,伊利还将提供50亿元融资贷款来支持奶农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与伊利相较的是,美团向国家申请40亿贷款支援,说是为了武汉一线医护人员提供食物,部分是支持商户。实际上,是美团向小商户提供高利贷,还把商户的配送抽成提高到22个点,基本上是两头要餐饮商户的“命”。

为一线勇士们考虑,为自己上游奶农考虑,当然更会为自己的员工生存考虑。伊利总裁潘刚在会议上宣布:为伊利的员工涨薪。在整个疫情期间,老纳见了太多企业以疫情为借口裁员、降薪。

老乡鸡的老板因为拒绝了员工的降薪请求,就上了热搜。就连苏宁这样的大企业都在变相“裁员”,可伊利却要给员工涨薪。今年,伊利难,潘刚更难,毕竟,双千亿的时间太紧迫了,可危难之际,他们没有让员工为难。

然而,这振奋人心的消息,除了快消垂直媒体报道了一下,却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任何波澜,这就是乳企人的现状——骂乳企是一种流行,你号召抵制蒙牛、抵制伊利等,那可谓振臂一呼而英者云集;可是,你号召学习蒙牛,学习伊利,不好意思,更多是说你:“这孙子拿了企业多少钱”。

有的人,哭一下:“再不给钱,企业要倒闭了”,于是钱来了。有的企业,把员工、奶农、经销商都扛在了自己的肩上,却换不来一个公平的对待。

怎么,承认别人的“伟大”就那么难嘛?

03

曾经,老纳很不认同一个公司,它叫中粮。拥有全中国最好的资源,却将每个产品都做成了行业老二。什么品牌到它手里,结局好像都不好,这样的企业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后来,有朋友告诉我:“中粮这样的企业,平时就是一家企业,可又不是一家企业,因为,它没办法完全投入到市场竞争中,它还需要维系国家的物价体系。比如,这次疫情,中粮的员工又都忙着去全国各地调货,防止米面油涨价了。相应的,他们的市场化操作就要再往后推了。而这样的事情对中粮来说太常见了。他们要防止米贱伤农,又要防止米贵伤消费者。”

除了中粮,还有多少企业只有在“战时”才会体现其真正的“价值”。他们除了为一线的英雄提供物资支持,还怕伤了奶农的心,伤了经销商的心,伤了员工的心。

中国乳企、中国乳企人都太不容易了。从2008年-2020年,这12年,他们一直努力着,只想换个公平的对待。就像君乐宝,只因在创业初期与“三鹿”合作过,并与三鹿在一个城市里,便一直逃不掉被泼脏水。

很多人不明白老纳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文章,那是因为,老纳发现,但凡有我们乳企为疫情捐献的消息,就会有人发“三鹿和大头娃娃的消息”,甚至还有观点称:牛奶是中国企业创造的一个伪虚求。

当蒙牛的兄弟说:“我们不是逆行者,医生太伟大,我们只是平凡的捐一点东西”;当伊利的兄弟说:“感谢公司没放弃这个行业的每个人”时,你会发现,大家的愿望都很平凡、很简单,他们或许就是希望未来的工作再回到曾经的平凡而己。但太难了!!

老纳做过很多行业,很遗憾没有成为一名乳企人,如今的年纪再进入这个行业就更困难了。虽然知道自己的文章不能为你们带来热搜,但还是写了。

并在此向每个乳企人说一声:“这场战疫,兄弟们辛苦了!你们很牛!为和大家一个行业而骄傲!”

对于那些看老纳文的人说一声:我们也不要热搜,不要赞。有时间,多喝点奶,增加点免疫力就行。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