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灯二

威海人好不好(威海威高普通工人工资都说山东急了,身为一个威海人,你能感觉到吗?)

来源/微信公众号:威海房姐

作者:威海房姐

房姐的表弟带着放暑假的孩子回家探亲,亲热了没有两天,就又和舅舅顶了起来。

争吵的原因从他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工作、定居到现在女儿都上了小学就一直没有变过:舅舅想让他回来子承父业,表弟嫌弃老家落后拖他事业的大腿。

父辈对身为山东人的自豪和年轻一代对山东的背离行为正说明了当前山东的处境:山东曾经十分辉煌、山东现在落后很远,今年以来频频见诸媒体的“山东急了”正是山东人面对这种撕裂所做的改变。

GDP总量和增速

山东确实有值得骄傲的地方,今年,山东省的GDP仍在全国排第三,山东靠着吃老底竟能保持这个名次这么多年,足以说明当年的山东多么厉害。

说山东的GDP是吃老底,原因很简单,看看山东和前两名广东、江苏的差距,越来越大,再看看排在山东后面那些小兄弟,差距却越来越小,不用想也知道,如果山东不改变,用不了多久,这个名次就会掉下去。

靠着以前的底子排个好名次,只是面子,对我们每一个身在山东的山东人来说,付出的就是“里子”了。

与各省市GDP总量排名在一起的一般还有一个表就是GDP增速,你看上面这张表——GDP增速在山东这里真是断崖似的坠落,山东的GDP增速跟其他省份比起来,像是老牛拉破车,就以2019上半年为例,山东的GDP增速是5.4%,倒数,连平均分都够不上,最好的云南GDP增速9.2%,贵州9.0%。

为什么说这个数据才是我们的里子,才是决定我们生活质量的呢?

因为今年的GDP比去年的增长的越快,说明企业工厂扩张、效益好,大家就业容易,工资拿得多,这个才是对我们每个人最实惠的。

举个粗陋一点的例子,GDP总量就好比是家里有座多大的金山,GDP增速就好比是每年挣了多少金子,家里的金山再大,挣不到钱,总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但你挣钱本事大,家里的金山也会越来越大。总是花家里的存款心里总是要掂量来掂量去,要是挣得多,根本都不需要动老本,花钱都花得爽。

山东特色的民营企业

说到企业工厂,也是一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我们经常听到的说法是,山东的民营经济不行,导致整个山东经济落后,真的是这样吗?

这个说法本身就有问题。

2018年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山东省的上榜数量比我们一向公认的民营经济发达的广东都要多,这难道是不行的表现吗?

而且,一直以来,民营经济都是山东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为山东GDP贡献了一半的力量,这样的成绩,不能说是“不行”吧?

实际上,山东的民营经济确实不够强大,这其中主要有两方面问题。

01

民营企业的山东特色

山东特色是什么?官本位!

就拿威海来说,威高、金猴、魏桥(魏桥总部在滨州,在威海高区有工业园)算是排在前面的大型民企。

魏桥的前身是邹平县供销社下属的油棉厂,后来虽然成了民营企业,但在组织制度方面从未摆脱国企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影子

至于威高受到政府方面的关注,我们的感受就更明显了,就拿威高和政府合作开发的西海岸为例,这里面固然有一个民营企业的担当,但也有浓重的行政色彩。

这一点,也就是北方民营经济和南方民营经济的根本不同。

民营经济在北方是“自上而下”的,一举一动都要在“上面”的目光下进行,出格的事儿就不能干,没有先例的就是出格的;而在南方民营经济则是完全从民间发展起来,跟“上面”没有任何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上面”也是采取无为之道,你不违法,我就不管。

这两者相比较,哪个更有活力也就一目了然了。

02

中小微企业匮乏

山东不乏规模大实力强的民营企业,但是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这一点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我们身边有个人说自己在威高工作,那他的口气一般都不会差,与有荣焉嘛。

但是,威高固然十分厉害,但无论在就业方向还是在吸纳的就业人数方面,他都是有限的,剩下的就业人群怎么办?人们会对在威高工作的人心生羡慕还不是因为能享受到良好待遇的人在少数?

打个比方,如果威高是威海经济的大动脉,那么中小微企业就是威海经济的毛细血管,大动脉当然重要,但是让经济充满活力的是毛细血管,是虽然细小但数量重大的毛细血管。

能给人们更多就业选择、更高的薪酬待遇的是一个中小企业欣欣向荣的市场环境,而不是只有某家企业一家独大的市场

03

现有大企业的问题

金猴经营的是皮鞋、服装,魏桥是纺织,威海其他比较醒目的企业就是城投城建了,而现在“热门”的企业是什么?华为、阿里巴巴……

非但威海,整个山东都是,大型的民营企业几乎都是传统行业,新兴产业少之又少。

整个山东,没有一家全国性的汽车公司,没有一家全国性的房地产公司,没有一家全国性的互联网公司。

威海的双招双引工作中常出现的一个词儿是独角兽,什么是独角兽企业?小米、美团、滴滴、今日头条、蚂蚁金服都是,这样的企业要求的是创新,创新跟我们顽固保守的行政制度是南辕北辙的东西,想落地都落不下来,又何谈发展?

我们原来有的大企业太大太厉害,这是好事儿,也是坏事儿,他们得到了所有的关注,得到了所有的资源,他们只需要继续顺着已有的轨道转就可以了,怎么还会想着改变呢?

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便捷、简单得多了,有那么多网站、那么多公众号,但是那些信息一次次叠加,总是会让我们更迷惑:威海又得了一个什么荣誉、荣成甚至乳山又进了百强……那些五花八门的荣誉让人醺醺然:厉害了,我的大威海。

几乎所有的媒体因为某些不可言说的原因,都会选择这样盛世太平的报道,一年一年给大家强化“威海好厉害”的念头。

当然,这些报道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荣誉是真的,进排行榜是真的,问题在于报道的角度:今年的排名跟以往相比升了还是降了?这个荣誉是哪个部门根据什么标准评定的,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评定?根据这些标准我们缺少什么?

这些报道里面没有讲的问题才是真正值得关心的问题。

不过,有些事情确实改变了。

今年,很多人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拖了六七八九甚至十年的房证问题终于解决了,切实关系到自己生活的大事自然感触更深:领导有解决问题的决心,自然事情就能办成。

王书记上任才一个月,就到青岛港考察,回来后也不过是一个月,青岛那边就来威海港考察,当然,到现在,这件事的谜底已经揭开了:威海港无偿转让给青岛港,山东港口集团成立。

这种联结就跟同窗之谊、战友之情一样,有着某种更深层的情感,对于各自所在区市之间的沟通、合作更加顺畅、更加紧密。

而这一点,就跟山东半岛的一体化进程有着很大关系。

一体化

一体化并不是个陌生的概念,喊了很多年了,之所以推行这么困难,原因也很简单。

就以青威为例,威海自然想着依傍青岛,大树底下好乘凉,比如说,威海的海洋渔业以第一产业为主,远洋捕捞有优势,但流于粗放,青岛的海洋科技厉害,若是能得此助力,当然能更上一层楼,但如果站在青岛的立场,必然也想要更好的发展,看看青岛的高铁、地铁,更愿意朝着西南方向与长三角连接。

青烟威之间交通滞后,16年底才开通城际铁路,交通的便捷不仅有利于资源交流共享,但也会使得威海的就业人口被青岛吸引,这一点自然是威海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方面,青岛房价高企,交通的便捷也会推动青岛的购房者往价格洼地的威海转移,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7年青岛购房者贡献了南海新区一半的销售量,在青岛挣得钱跑到威海花了,支持了威海的建设,这自然也不是青岛想看到的。

就这样,各地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愿意促成交通的通达。

地区之间,为了自身利益计,很容易画地成牢,导致一体化长年以来都是纸上谈兵。

2016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3.8%,分别比江苏、浙江低7.7和6.3个百分点,比河南还低1.1个百分点;

山东国际专利申请量仅为广东的5.8%;

山东GDP与广东的差距由2008年的5860亿扩大到2017年的1.72万亿;

全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山东只有2家,且排名在60之后;

……

改变,首先是有直面现实的勇气。

这之后,我们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一体化的进程:

各地市领导之间的交流;

山东港口一体化(这个概念其实也是很早之前就提出的,但真正实施是在18年,仅仅过了一年,就完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青岛港合并威海港,成立山东港口集团,这种速度不可谓不快);

山东机场一体化(今年2月,山东机场管理集团挂牌,对济南、东营、烟台、威海、日照、临沂等六个机场统一管理,打造现代化机场群);

山东高铁一体化(18年12月济青高铁、青盐铁路运营通车,19年7月威海至盐城北、烟台至山西动车开通,山东募集1000亿元基金促进高铁建设)

……

交通先行、大基建先行,或许你现在还看不出来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但还是那句,就像困扰多少威海人的房证一样,领导有决心,就能办成。

青萍之末已经起风,房姐对山东的未来有信心,你呢?

来源/微信公众号:威海房姐

作者:威海房姐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